股價從最低點的3.1元,上沖至目前的4.78元,用時短短三個多月,累計漲幅就已超過50%。引爆股價的燃點,不過是公司股票簡稱的變更。
這次,更名后股價大漲的主角,是元宇宙概念熱門股湯姆貓(300459.SZ)。但這個炙手可熱的股票簡稱,至今才不過使用了三個多月。今年8月改名、9月主動搭上“元宇宙”便車,推動湯姆貓的股價,最多上漲了八成。在這之前的半年里,只有三個交易日的漲幅超過5%。
這已經不是湯姆貓第一次更名。自2015年上市以來,短短六年多時間里,原名浙江金科的湯姆貓,已經三次改名。幾乎每次改名,湯姆貓的股價都能借風起舞。
湯姆貓每次更名,都與業務轉型、大額收購有關。原本主營過氧化物制造的湯姆貓,從上市第四個月開始,就緊貼市場熱點,進行大額并購,將業務從化工業,一路延伸到移動互聯網、文化娛樂,再到如今的元宇宙。
湯姆貓收購的規模,累計已高達百億元,而借助收購,公司市值也從最初的20余億元,增長到如今的近170億元。伴隨著股價、市值上漲,已獲數十億元交易對價的公司實際控制人、交易對手,又減持套現超過16億元。而減持的過程中,內幕交易、大額資金占用一路隨行。留給上市公司的,卻是業績巨虧、大額資產減值的一片狼藉。
更名的玄機
在A股市場,如果提起“湯姆貓”最早的公司和證券簡稱,恐怕沒有多少投資者知道。實際上,湯姆貓這個名字,也不過才使用了三個多月。還是一個新鮮面孔。
8月18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17年持有全球知名 IP品牌“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以來,公司以“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 為核心內容,在線上推進 IP 移動應用、動漫影視等 業務,線下布局了衍生品、授權、親子主題樂園等業態。
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收入為18.07億元,營業利潤為7.87億元。而同期公司海外子公司、“會說話的湯姆貓”締造者Outfit7 實現營業收入13.29億元,同比增長40.5%,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 73.53%;營業利潤為7.83億元,占公司營業利潤的99.49%,已成為公司最主要、最核心的業務收入來源。
更名對疲軟的股價的提振作用可謂立竿見影。更名當天(8月19日),湯姆貓就以6.05%的漲幅收盤,盤中最大漲幅更是接近18%。在這之前,湯姆貓少有這樣的大漲。從今年2月初到8月中下旬,其股價從4.18元,一路陰跌至3元左右,其間只有三個交易日漲幅超過5%。
但這只是開始。今年7月份以后,受一系列事件影響,“元宇宙”逐漸成為資本市場最熱門的概念。9月8日,湯姆貓在互動平臺,回答了多個投資者有關元宇宙達的問題,稱元宇宙已不是概念,而是互聯網行業發展方向之一,公司已經成立了相應的發行專項工作組,并協調國內外的研發團隊,對特定產品立項與概念開發。
此言一出,股價聞聲而動,當日即以20%的漲停收盤。隨著市場情緒升溫,到11月8日,湯姆貓股價最高上摸至5.65元,較8月18日收盤價(3.14元)累計大漲近80%。后來雖有回落,但最新收盤價4.78元,累計漲幅仍接近53%。
這已經不是湯姆貓第一次更名。湯姆貓的前身浙江金科,原本是一家過氧化物制造商,2015年5月在創業板上市,雖然上市只有六年多,但至今已經歷三次更名。第一次是在2016年7月,公司簡稱由浙江金科變為“金科娛樂”。2017年8年更名為金科文化后,又在2021年8月19日更名為湯姆貓。
和這次一樣,湯姆貓每次更名,都與業務轉型、大額收購有關。
上市才四個多月的2015年9月,湯姆貓就啟動了收購,次年4月作價29億元,收購了移動游戲發行運營商杭州哲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哲信信息”)。收購完成3個月后,公司以擺脫單一產業對宏觀經濟的依賴為名,更名后將向化工+和移動互聯網游戲雙主業轉型。
第一次更名后不到一個季度, 2016年10月31日,湯姆貓再次啟動重大收購,并在次年8月以42元的價格,收購Outfit7 56%的股權,也是該公司現有名稱的由來。
這次收購完成后的2017年8月,湯姆貓進行了第二次更名,原因是經過持續加大投入,圍繞“運營推廣+大數據分析+IP 版權+渠道服務+投資孵化”,業務已超出移動互聯網娛樂文化范圍。
湯姆貓每次更名,幾乎全趕上了好時候,股價都能在站在風口上起舞。
第一次更名一個月后的2016年8月,湯姆貓股價開始暴漲。從拉升之前的5元左右(前復權),快速拉升刷新歷史高點(10.73元)。不到一個月時間,累計漲幅就超過一倍,總市值超過300億元,達到上市之初的4倍以上。第二次更名后的漲幅,雖然略遜于前后兩次,但當月漲幅也在23%以上。
截至11月22日收盤,湯姆貓最新股價為4.78元,總市值168億元,雖然僅有最高點的一半左右,但相較于年內低點(2.81元)仍累計增長逾70%。
并購資本局
上市之初,湯姆貓的主要生產氧系漂白助劑 SPC 等產品。雖然是行業龍頭,但利潤仍然無法與互聯網行業相比。從公司發展的角度,從化工行業進入互聯網,似乎也無可厚非。
然而,無論是哲信信息,還是Outfit7的收購,湯姆貓都給出了與前兩者業績或原股東成本不相稱的對價。
湯姆貓2016年4月披露,收購哲信信息的總交易額,卻高達50億元。令人乍舌的是,湯姆貓當時的市值,僅在80億元左右,收購啟動時還不到60億元。
根據披露信息,整個收購包括兩部分,其中以29億元收購哲信信息100%股權,包括股份支付20.3億元、現金支付8.7億元。同時,上市公司還募集配套資金21億元。
在這樁收購中,湯姆貓給了哲信信息及高溢價。數據顯示,2015年前11個月,哲信信息營業收入2.51億元,凈利潤3599萬元,賬面值為2.52億元,評估值卻達26億元,增值率935.59%。 29億元的交易對價,增值率接近12倍。
而在同一時間,湯姆貓的凈資產僅為6.4億元,貨幣資金更是只有1.7億元,還不到收購需要支付現金的20%。
收購湯姆貓系列IP運營主體Outfit7的對價更高。2015年至2017年6月,Outfit7營業收入約7.5億元、6.8億元、4.2億元,營業利潤約5.7億元、4.8億元、3.2億元,2017年8月收購完成時,總交易額、股權對價均超過80億元。
與收購哲信信息一樣,Outfit7的交易也包括兩部分:以42億元的價格,收購杭州逗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上虞碼牛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下稱“杭州逗寶”、“上虞碼牛”)100% 股權,進而持有兩者名下的 Outfit7 的56%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3.1億元,合計金額達45.1億元。
但這并非全部。在此之前的2017年1月、6月,湯姆貓全資子公司金科香港,就從歐亞平手上,受讓了聯合好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35%股權。當時,聯合好運持有Outfit7全部股權。
金科香港取得聯合好運股權的代價,湯姆貓沒有直接披露。但收購草案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存在應付聯合好運股權收購款40.6億元。截至報告書簽署日,款項已支付,
收購方案披露時,聯合好運持有Outfit7的44%股權。按照上述數據計算,交易完成后,當時的金科娛樂,合共持有Outfit7約70%股權,合計支付低價近83億元,對應估值約為90億元。
披露還顯示,2016年底,Outfit7私有化時,估值約為10億美元。短短幾個月后,湯姆貓收購時,就為此付出了近5億元的溢價。
高溢價背后的秘密
無論是哲信信息,還是Outfit7,被湯姆貓收購前夕,都出現了復雜的股權變動,和資產、營收的突擊增長。
但在歷次增資時,新進股東給出的估值都不高。根據湯姆貓披露,2014年10月,錢江創投以1.45億元的估值,出資1100萬元,認繳哲信信息出資額8.18萬元。大約一個月后,凱泰投資出資1000萬元入股時,也只給出了2億元。
直到收購啟動前后的兩個月,哲信信息還在引進股東、轉讓股權。2015年8月,銀江股份以9100萬元,認購哲信信息7%股權,給出的估值也只有 13億元。稍晚后,濱江創投投資時的估值,甚至只有8.2億元,只有自然人吳剛間接入股時,其估值才打到20億元。
正是這些增資,做撐起了哲信信息的營收、資產規模。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哲信信息營業收入僅為77萬元、4824萬元、凈利潤—42萬元、—1955萬元。直到成立兩年后的2012年5月,實收資本在增加到100萬元。湯姆貓收購前的一年,多次增資之后,其注冊資本才達到5000萬元。
突擊增資后,估值隨即大幅提升。2016年4月,湯姆貓完成收購時,哲信信息估值,已經達到29億元,相較于2014年10月增資時,已經提升了整整20倍。
估值短時間大幅提升,帶來的是從資本的財富盛宴。
公開信息顯示,除了王健、方明等三方,哲信信息的其他股六家股東,在湯姆貓收購過程中,共計獲得7.2億元以上對價,短短一年多,就獲得了平均數倍的回報。
以收益最高的凱泰投資為例,其入股哲信信息的成本為1900萬元,收購對價卻達2.55億元,回報率高達12倍以上。錢江 創投則以1000萬元的成本,獲得對價5680萬元,回報率亦達 468%。
不過,賺得最多的還是哲信信息大股東王健。在這起收購中,他獲得現金、股份對價共計13.8億元。加上其父間接持股,對價接近14.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與湯姆貓一樣,哲信信息這些賺得盆滿缽滿的股東,大多數都來自浙江和杭州。
收購哲信信息的過程中,湯姆貓實際控制人朱志剛并未直接才能與股權交易。而并購Outfit7時,通過復雜股權變動后,朱志剛終于成為上市公司交易對象。
湯姆貓運作收購期間,Outfit7經歷了系列股權變動。2016年10月底,湯姆貓啟動收購。收購籌劃期間,成立于2016年11月15日的聯合好運,2016年12月底以10億美元,取得 Outfit7全部股權。
根據湯姆貓披露,聯合好運由歐亞平持股95%。 2017 年 6 月 5 日,聯合好運將Outfit7 各 28%的股權,無償轉讓給Lily、Ryuki 。期間,金科香港還分兩次受讓聯合好運35%股權。
兩個月后,前述56%的股權,又以6億美元的總價,轉入杭州逗寶、上虞碼牛手中。在這之前不到一個月,朱志剛、王健聯袂現身,分別獲得杭州逗寶32.1429%股權。上市公司并購后,兩人獲得對價均為6.75億元。
通過兩起并購,王健所獲對價超過20億元。披露顯示,王健1988年出生,2009年畢業于浙江工業大學。何以如此受到朱志剛青睞?目前并無太多信息。
除了王健,歐亞平也是湯姆貓并購的最大受益者。按照上述數據計算,借助并購,他從上市公司獲得的對價已達80億元左右。按照持股比例計算,通過聯合好運,他目前仍持有Outfit7約26.4%的股權。根據媒體報道,歐亞平和金科文化實控人朱志剛曾有諸多交集。
大股東套現數十億
總額超百億的巨額并購,大幅拉升了湯姆貓的股價和市值,朱志剛和王健等股東,也隨之大量減持套現。
最新的減持,就發生在被貼上“元宇宙”標簽,股價大漲后的11月。披露顯示,11月10日至13日,其控股股東金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科集團”)通過大宗減持,共計減持約2217萬股,共計套現超過1.04億元。此前的11月3 日、4日,金科控股及其控股股東朱志剛,共計減持3499萬股,套現金額約為1.5億元。
更早的2016年至2019年6月間,朱志剛家族就已三次共減持約2650萬股,套現金額達到2.6億元左右。而在2019年11月至今年3月,朱志剛家族累計減持湯姆貓約5770萬股,按減持均價計算,套現金額約1.1億元。上市以來,朱志剛家族合計套現已超6.2億元。
除了減持,金科集團還曾占用上市公司大額資金。年報審計機構發現,截至2019年底,湯姆貓其他應收款中,應收金科集團15.5億元,實質為關聯方資金占用。審計報告出具時,金科集團尚未歸還。
湯姆貓隨后披露,截至2020年4月28日,金科集團占用余額達16.7億元。2018 年至2020年4月,金科集團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發生額達20.7億元、43.3億元、29.7億元,期末占用余額2.1億元、15.4億元、16.7億元。直到去年9月,金科集團才將占用資金歸還完畢。
蹊蹺的是,歸還占用資金前兩個月,湯姆貓作價15.5億元,收購了金科集團名下一項商業地產。扣除相關往來款、擔保外,湯姆貓實際支付代價約10億元。隨后,金科集團就歸還了10余億元占用資金。
王健的減持規模更大。根據披露,自2019年7月19日以來,王健累計減持約2.76億股股票,對應套現金額在10.1億元左右。加上收購哲信信息所得現金,其累計從湯姆貓獲得現金近2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王健涉嫌內幕交易、違規減持。今年9月14日至22日,王健被動減持湯姆貓3386萬股,套現金額近1.6億元。但上市公司稱,王健并未提前告知,公司對此亦不知情。而在2020年12 月, 2019年11 月至 2020 年3月期間,減持涉嫌內幕交易,王健已被立案調查。
主要股東套現數十億,留給上市公司的卻是一片狼藉。
2019年,湯姆貓計提信用、資產減值準備近30.9億元,僅商譽減值達26.1億元。其中計提的哲信信息資產減值,就達23.2億元。 同期,Outfit7凈利潤7445.57 萬歐元,折合人民幣5.74億元,業績承諾完成率僅為67.68%。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