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起航,首日81只股票合計成交95.76億元,首批上市交易10只新股全線上揚,盤中均觸發兩次臨時停牌。
北交所的建立是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北交所如何與滬深交易所錯位發展?未來,北交所如何與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形成協同效應?11月17日 ,第一財經大直播(觀看視頻回放)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解決流動性不足,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中的首要問題
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黨委書記、總經理,上海股權托管登記中心董事長張云峰指出,北交所設立以后,對上市企業的門檻拉低了很多,但是中國中小企業數量非常之大,現在初步的統計結果大概有4000萬,還有大量企業不能進入北交所這個門檻,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除了關注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外,還要關注新三板的創新層基礎層。
張云峰指出,現在的值得關注問題是,除了三個交易所以外,其他的市場流動性都不足,造成了融資難度也比較大,如何解決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是當前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中的一個首要問題。
張云峰認為,流動性不足主要的原因還是投資者聚集不足,資源聚集不足,所以社會資源要聚集,需要有一些推陳出新好辦法。如何激活市場需要更多智慧。
張云峰也指出,企業的規模和流動性沒有必然聯系,但流動性問題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致命的。資本市場主要解決的是企業融資問題,融資主要是靠新股發行,新股之所以能發行是因為有一個高溢價的活躍的二級市場。沒有二級市場,新股是無法發行的。因此,資本市場有流動性才能讓企業融到資本。
北交所更適合做長期價值投資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北交所定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服務科技創新企業。首批上市企業整體質量較好,但多數是初創企業,成熟企業的價值比較好匡算,初創企業的價值很難從業績角度去算,更多要看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企業本身的競爭力。北交所首批上市交易有10只新股,說明北交所并不完全是從新三板里面來挑選公司,而是會吸引全國比較有發展前景,具有硬核科技的公司。
從投資風險來看,楊德龍認為,北交所股票風險大于主板以及創業板和科創板,這就要求投資者在投資北交所股票時,可能要有一些PE、VC的投資的思路。此外,關鍵是要看上市公司質地好不好,以及有沒有賺錢效應。
銀泰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指出,北交所的漲跌幅與滬深交易所不同,北交所30%的漲跌幅限制,是因為北交所的這些中小企業雖然有比較好的成長性,但是它門檻相對較低,這個成長性的過程當中,也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反映在股價上會有一個劇烈的波動,30%的漲跌幅利于消化不確定性的成交需求。
張可亮認為,不需要過分擔心北交所的流動性問題。A股市場是全球流動性最強的市場,北交所成立以后,流動性日換手率在三到十之間都有,這種流動性其實已經是非常高的了,北交所更適合做一個長期價值投資的市場。
張云峰認為,在投資北交所股票的時候,必須要注意選擇具有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比較強的企業,這類企業符合國家戰略,后勁比較足,所以可以長期持有。但是,從長期來看,到底怎樣,可能還是要謹慎一些,因為這些股票過去就是新三板平移過來的,原來的交易量并不足。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