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午后時分,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人頭攢動。兩位年輕的收藏家走出西岸藝術中心的會場,拿起手機打車直奔另一個藝術博覽會。半小時后,他們抵達了上海展覽中心,這里正在舉行的是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這么多收藏家在排隊入場啊。”他們感嘆著,信步走到了隊伍的末端。
與往年一樣,兩場藝術博覽會于同日在上海開幕。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以下簡稱西岸藝博會)的會場位于徐匯濱江的西岸藝術中心和西岸穹頂藝術中心,有18個國家、45個城市的120余家畫廊、設計品牌及藝術機構參展。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ART021)的會場位于延安中路的上海展覽中心,134家來自14個國家、29個城市的畫廊參展。
數字也許不能展現兩大藝博會的異同。正如很多收藏家游弋于兩大藝博會,不少畫廊也選擇了同時參展兩個藝博會,例如高古軒、白立方、厲蔚閣、貝浩登、香格納、阿拉里奧畫廊、常青畫廊、藍騎士藝術空間等。
藍騎士藝術空間誕生于臺北,今年5月剛在上海開設了新的空間。此次他們同時參展兩大藝博會,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他們在西岸藝博會的展場較小一些,因此只挑選了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展示,而在ART021的展場更大一些,展示的藝術家也更多。而在厲蔚閣看來,西岸藝博會的場地更適合個展,在此他們展示的是70后藝術家屠洪濤的作品,而在ART021,他們展示的則是一系列藝術家的作品。
畫廊會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和調整在兩個藝博會之中的參展策略,而瑞銀最新的藝術市場報告中展現的種種趨勢,則在兩個藝博會中都有所體現。
根據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顯示,大中華區藝術品及古董銷售總額近100億美元,在市場價值中所占份額達到20%,與英國并列成為世界第二大藝術市場。
作為西岸藝博會的首席合作伙伴,瑞銀也趁此機會將這份報告中與中國密切相關的內容介紹給大家。瑞士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及財富管理業務主管張瓊表示:“中國為全球最重要的藝術市場之一,我們留意到一些全新趨勢,例如女性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藏家的增幅多于男性千禧藏家等。中國藏家結構分布的新趨勢將如何影響藝術生態系統是一個有待觀察的有趣發展。”
在Arts Economics與《瑞銀投資者觀察》合作的對329位中國內地高凈值藝術收藏家的調研來看,在中國內地,年輕富有的收藏家所占比例非常高,訪問樣本中55%為千禧藏家。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中,上海的千禧一代藏家占比最高,達到74%(北京占比僅有42%),年長一代收藏家中,男性占大多數,年輕一代收藏家中,女性占多數(65%,該比例全球為53%)。
前幾年的藝博會,國際收藏巨鱷的蒞臨常常成為受到關注的話題。而今,在兩大藝博會中,年輕收藏家的身影,開始成為一道不能忽視的風景。其中一些人會直奔自己熟悉的畫廊,在幾分鐘內拍板定下一幅自己早已看中的作品。無論是西岸藝博會,還是ART021,都將在論壇中專門討論中國收藏家新力量的話題。事實上,在畫廊的展品中,也能看到不少年輕化的趨勢,例如,動漫元素的運用,或是對于經典藝術作品的揶揄和再創作。
“第二代的、年輕一代的高凈值人群正在增加。這些人年輕,教育程度比較高,本身視野也更開闊一些,心態也更開放,所以他們對藝術的領悟力、接受度也是非常高的,”張瓊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年輕藏家的崛起基于多種原因,但它發展到現在的趨勢也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情況。
另一方面,根據瑞銀的調查,2020年,中國收藏家最關心的問題是由于國際旅行限制,他們不得不減少出席國際藝術活動和展覽。即便如此,93%的收藏家依然表示會在2021年出席藝術博覽會,其中44%表示只會出席中國的藝術博覽會。
“藏家可能不太方便到國外去參與,我覺得這反而更好地支持了中國內地藝術博覽會的發展。西岸藝博會的舉辦,也是讓藏家這方面的熱情能夠得到滿足。”張瓊表示。
兩大藝博會現場的熱烈情形也驗證了這一趨勢。不少畫廊均在開幕首日傳來銷售捷報。
“盡管受嚴格的新冠疫情管控影響,參展熱情仍然高漲,體現了中國市場對當代藝術的持續關注。”里森畫廊上海總監董道茲表示,首日畫廊即售出了杰森·馬丁、斯坦利·惠特尼、安尼施·卡普爾、克里斯多夫·勒·布倫、彼得·約瑟夫、喬安娜·普賽-達特、劉小東和勞瑞·普羅沃斯特等多位藝術家的作品。
Thaddaeus Ropac也透露,他們帶來的亞力克斯·卡茨、喬治·巴塞利茲和埃米利奧·維多瓦的重要作品已被預留,杰森·馬丁、嚴培明、曼迪·埃爾·薩耶等藝術家的多件作品已經售出。
受到國際旅行限制的影響,不少國際畫廊的工作人員此番都不能親臨博覽會現場,其中一些國際畫廊開始計劃在中國國內開設分支機構。來自紐約的Crossing Art畫廊的創辦者Catherine Lee告訴第一財經,她因為疫情的關系這兩年都留在中國,現在正在計劃于上海建立一個藝術展示空間。紐約弗瑞曼畫廊則創立了另一種工作模式,他們在中國國內有一個倉庫,會參與中國各大藝術博覽會。
在瑞銀的報告中,77%的中國受訪收藏家表示,新冠疫情提升了他們對收藏的興趣(其中30%表示興趣顯著提升),這一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藝博會卷土重來的同時,在過去這一年,線上藝術銷售渠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40%或以上的中國內地高凈值收藏家曾通過畫廊、藝術博覽會線上展廳或線上拍賣購買過藝術品。80后、90后收藏家比年長一輩的收藏家更善于運用線上渠道。對于多數中國內地收藏家而言,盡管線上購買藝術品并非首選,得益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其收獲的一個重要利處即為價格透明度的提升。
對于未來6個月全球藝術品市場的表現,中國內地收藏家的樂觀程度為全球最低,只有47%的收藏家持樂觀態度(同比全球為60%),另有27%表示不確定,26%持悲觀態度。然而長遠來看,中國內地收藏家的信心顯著提升。對于藝術市場未來十年的發展,中國內地藏家是最樂觀的區域群組之一。(82%的受訪藏家持樂觀態度,全球平均為76%)。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