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貧困國家的主權債務飆升至危險的高水平之際,全球和國別債務跟蹤系統卻并不完善。
當地時間10日,世界銀行(下稱“世行”)發布《發展中經濟體債務透明度報告》(下稱“報告”)表示,目前的債務監測依賴于由不同機構拼湊起來的、具有不同標準和定義的、可靠性程度參差不齊的數據庫,這種不一致導致低收入經濟體公開可用的債務統計數據存在巨大偏差,在某些情況下可相當于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0%。
世行集團行長馬爾帕斯指出:“最貧困國家將背負著幾十年來的最大債務負擔走出疫情,但債務透明度有限將會拖延具有關鍵意義的債務調節和重組。提高債務透明度需要健全的公共債務管理法律框架、綜合債務記錄和管理系統,以及全球債務監測的改善。國際金融機構、債務人、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比如信用評級機構和民間社會,都可以在促進債務透明度提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許多發展中國家越來越依賴于“資源支持貸款”
該報告發現,40%的低收入國家已有兩年多沒有公布任何主權債務數據,而許多公布了此類數據的國家也往往僅限于中央政府的債務信息。
同時,許多發展中國家越來越依賴于“資源支持貸款”,即政府以未來收入流作為抵押品獲得貸款。在2004年至2018年期間,“資源支持貸款”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新增貸款中所占的比重接近10%。至少有15個國家持有此類債務,但沒有一個國家提供抵押安排情況的詳細信息。
報告還發現,一些中央銀行也在使用貨幣政策工具,如回購和掉期,以便于政府向外國債權人借款。但此類借款既未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列明,也未在國際金融機構的數據庫中留下記錄。最貧困經濟體的國內債務市場也不透明:報告發現這些經濟體中只有41%采用市場拍賣方式作為發行國債的主要渠道,而那些采用拍賣方式的國家只向投資者透露零星的信息。
世行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債務透明度是各國發展進程中的關鍵一步,因為債務透明度有利于吸引新投資、改進問責,并有助于減少腐敗。
世行的全球債務人報告系統仍然是有關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外債的可核實信息的唯一最重要來源。所有世行借款國(超過100個)都必須報告任何公共機構所欠外債的詳細信息。此外,世行的可持續發展金融政策(SDFP)鼓勵符合國際開發協會(IDA)貸款資格的國家實施具體的績效和政策行動(PPA),以提高債務透明度、財政可持續性和債務管理水平。
世行還在報告中列出了詳細的建議清單,按照輕重緩急排序,其中最主要的是:每年發布公共和公共擔保債務統計數據;鼓勵協調的數據收集和報告;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債務記錄和管理系統。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