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歐萊雅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在上海的一間小辦公室只雇傭了大約6、7名員工。”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葉鴻慕(Nicolas Hieronimus)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憶稱,“發展壯大至今,上海被提升至歐萊雅集團北亞區總部,中國市場也成為歐萊雅集團業務最重要的增長引擎。”
今年三季度,歐萊雅中國區營收較2019年同比增幅達42.8%,同期全球業績增幅為14.9%。葉鴻慕預測,中國市場即將發展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一大市場。
今年恰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周年。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諸多外資企業高管紛紛回憶并贊揚20年來中國履行入世承諾、踐行多邊主義、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的決心和理念。
美國鞋履品牌斯凱奇(Skechers)今年已是第三度參與進博會。該公司中國品牌及傳播高級副總裁張睿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受疫情和物流影響,不少同行表示產品進不來,“但我們70%至80%的鞋子都是在中國國內生產的,所以影響不大。即使有小部分在那邊(疫區),我們也可以靈活地去調整。”
今年三季度,東南亞多地新冠疫情病例激增,當地政府被迫再度祭出封鎖措施,令本已脆弱的全球供應鏈雪上加霜。耐克此前財報顯示,受越南工廠停工影響,該公司損失約十周的生產時間。相較而言,斯凱奇受到的影響要小得多。
據她介紹,秉持“中國制造、服務中國”(In China For China)的經營理念,斯凱奇太倉物流中心一期已于今年開始試運營,建筑面積達15.1萬平方米,投資超10億元人民幣,日發貨產能達16.7萬件。
張睿妍解釋稱,如果說一些同行將產業鏈遷至國外是基于成本考慮,那么“我們考慮的不單單只是成本”。通過變革和創新,我們可以在降低成本的是同時,更好地滿足和服務中國市場的需求,從而實現提升和共贏。
面對后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性,以及線上消費需求急速增長的“新常態”,全球快遞巨頭UPS也表示,在不遺余力深耕中國、支持好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同時,將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作為公司的重中之重。
UPS預測,到2025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有望增長50%,達到7.4萬億美元。該公司看好中國跨境電商B2B和中小企業跨境貿易方面的增長潛力。
UPS中國區快件及航空運營副總裁張庶民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面對全球供應鏈的持續易變和復雜性,客戶需要針對當前供應鏈的復雜環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運輸方式。UPS也將根據客戶的需求,去滿足于終端客戶的要求。
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情況下,中國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葉鴻慕表示,中國入世是一個重要的開放標志。他說:“雖然進入中國市場的道路上充滿了競爭,但留給我們很多的甜蜜回憶。中國政府重視老百姓的生活福祉,這也是美妝行業存在的意義。我對中國的未來,歐萊雅的未來充滿信心。”
雖然中國已成為品牌除美國以外最重要的市場,張睿妍依然形容進入中國13年的斯凱奇仍是“少年”。她表示,自己每年此時都會排開所有的出差和其他活動,來參加進博會。“我一有空就會去逛展,包括健康醫療、可穿戴設備等的展臺。通過這一平臺去了解行業內的發展,尋找跨界合作和學習的機會。”她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