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錦衣衛的服飾,走過一道門,瞬間看到了古時的亭臺樓閣,仿佛夢回明朝,與江湖人士一同把酒言歡,一起探案真相……這是一個沉浸劇場的演出空間,在這里所有的觀眾也是劇情的參與者,每一個觀眾的角色與行為選擇都會影響劇情發展,甚至改變結局。
在密室、劇本殺等年輕人喜愛的線下文娛業態崛起后,更多互動式的體驗業態被發掘,相比簡單的劇本殺,講究體驗感和互動式代入感的沉浸劇成為一匹“黑馬”。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經過大量實地走訪和調研了解到,結合了演藝、探案、互動和旅游等各類消費業態的沉浸劇正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甚至一些國粹經典劇目也在開發沉浸劇模式,這不僅帶動了文化產業升級,也讓更多的傳統戲劇演職人員得到更多展露才華的機會。正因該業態的崛起,也使諸多投資者拋出了“橄欖枝”,或讓沉浸劇成為下一個投資風口。
何謂沉浸劇
以往大家看演出,都是觀眾坐在臺下,觀看舞臺上演員的表演,而如今,沉浸劇的出現打破了這一規則,為了讓觀眾更深入劇情,觀眾們甚至可以穿上戲服,親身體驗劇情,融入劇情,與演員互動,讓自己也成為劇中人,一起完成整場演出活動。
與一般的戲劇或探秘活動不同,沉浸劇對于環境、裝修、服飾和道具等有較高的要求,甚至要做到360度沉浸感場景。比如白兔子沉浸式劇場的主題是探究明朝的案件,因此該劇場所有的場景都還原了明代建筑,且場內的演員以及看客們都裝扮成明代人物模樣,每個人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身份牌。在該沉浸劇現場,第一財經記者看到,與劇本殺不同的是,沉浸劇不僅環境逼真,且并不以完成任務為唯一目標,在劇場內,作為看客的你可以單純看戲,也可以參與游戲與互動,也可以認真完成任務,因為你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劇情,你不同的行為和選擇猶如蝴蝶效應一般,會產生不同的連鎖反應,導致完全不同的劇情和結局。
作為經典的沉浸劇,《不眠之夜》已經吸引了無數觀眾,其特點也是打造逼真的環境,讓你覺得你不是在劇場,而是在一個真實的酒店內,然后酒店內發生了許多事情。且由于不同演員所帶領的觀看路線不同,因此每次看到的劇情也不同。
在上海瑞虹天地月亮灣5樓,有一個新開張的“理發店”,這家“理發店”其實是上海開心麻花推出的沉浸式小劇場喜劇《瘋狂理發店》,用上海開心麻花CEO汪海剛的話來說,如今的年輕觀眾已經越來越不滿足于傳統的“你看我演”的觀演形式,年輕觀眾期待更多的互動和主觀能動性,因此沉浸類的新演藝項目會成為開心麻花團隊今后的一大發展方向。據悉,開心麻花還將聯合杭州富義倉遺址公園打造沉浸式劇本殺《橫財十萬貫》,陜西北路老洋房的沉浸式劇本殺項目也正在孵化中。
除了打造實體沉浸劇場,還有通過虛擬手段進行沉浸文娛項目開發的。芒果探案館近期在研發和推出的探案類游戲,采取的是VR模式,通過在空房間內用科技手段讓客人們猶如置身于現場,并形成人機互動。
這些沉浸劇的崛起也吸引了傳統戲曲界人士的加入。日前,在上海豫園的海上梨園,上演了一場沉浸式的經典昆曲《浮生六記》,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別于傳統昆曲單純的戲曲表演,這出《浮生六記》結合了現代舞蹈、話劇等元素,通過演員將觀眾從九曲橋開始指引到海上梨園舞臺,然后引出男女主角,且幾位昆曲演員也并非單純唱曲,而是會在觀眾中進行穿插與互動,讓觀眾覺得男女主人公就在自己身邊。而豫園特有的古典建筑則是天然的沉浸式環境。
共情、互動與即興
要做好沉浸劇,并不簡單。首先必須具備沉浸式的環境打造,這就要比密室或劇本殺的投入高許多。“沉浸劇場的面積要比劇本殺場地大得多,一個過1000平方米的沉浸劇場,包括前期投入、置景、道具、編劇、服化等等的全部投入的費用在500萬元左右,甚至還可以更高。而一般劇本殺的投入可能是數十萬元,最初一些僅僅一張桌子的劇本殺投入更低。做沉浸劇場的硬件投入是劇本殺或密室的數倍。”白兔子沉浸式劇場投資人高鑒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所謂的沉浸,不僅僅體現在硬件,要做到讓觀眾有良好的體驗感,最重要的還是內容,這里包括劇本設計和演員表現等。王先生在幾周前剛剛完成了客戶要求定制的一個主題沉浸劇本,他對第一財經記者描述,與以往不同的是,這類劇本需要設置符合主題的劇情,并且要充分考慮觀眾的感受,以及如何讓觀眾參與其中,更困難的是,所有的環境、臺詞、人物設定和觀眾互動都必須融合,這非常不簡單。
有了劇本,接下來的難點就是演職人員,由于增加了觀眾互動環節,因此演員不再是單一輸出式表演,而是需要具備與觀眾互動的能力。
“沉浸劇的關鍵詞是互動,不光是戲劇的層面,更要讓觀眾參與其中,所以共情非常重要,演員要懂得通過自己的表演讓觀眾感同身受,否則無法入戲,這是具有難度的。演員是專業的,他可以快速入戲,但觀眾并不是專業的演藝人士,所以演員要短時間內讓觀眾共情,是沉浸劇成功的一大技術點。這其中,互動會成為推動共情,加速入戲的一個方式。不要小看一個簡單的互動,這背后都是復雜的執行流程。比如,我們要讓檢票人員和觀眾對一句暗號才能進場,這讓觀眾瞬間可以在感官上進入戲劇場景,但這個看似簡單的互動背后,需要對檢票人員進行培訓,包括表演、臺詞以及對不同觀眾所要做出的反應能力等。我們有1000多項服務流程,比如服務設計,不是我要給觀眾演什么,而是觀眾要看什么,這都是用戶思維模式。流程涉及實體物理的準備、在線電子系統的準備等等,通過這些流程,將臺前幕后的演職人員結合起來。沉浸劇《浮生六記》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昆曲了。”《浮生六記》戲劇制作人蕭雁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
夏代薪在大學時所學習的專業是新聞,如今他則轉行做了沉浸劇的導演。在他看來,除了演員的共情、表演和互動,還需要懂得即興發揮。
“我一直很喜歡表演,原本是兼職做表演工作,后來因為一個機會,我全職做了演藝工作。沉浸式劇場跟我們看的普通話劇有很大區別,作為一個沉浸式劇場的演員,他不僅要會演戲,還要會互動,更要懂得即興發揮。因為你所面對的觀眾不一樣,每個觀眾給到的參與反應也不一樣,那么不同的觀眾說了不同的話或者做了不同的舉動,你就必須隨機應變。而且你還需要顧及觀眾的感受,不同性格的觀眾,其接受度和對于臺詞、任務的執行度都是不一樣的。”夏代薪這樣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這一點在開心麻花的《瘋狂理發店》劇中也得到印證,該劇中好幾位主要演員都有著豐富的即興喜劇表演經驗,這讓他們在沉浸劇的互動和現場應變方面更能揮灑自如。
“現在從專業院校畢業的表演系學生很多,但是他們不一定都有機會去拍影視劇,如今有了這些沉浸式劇場,那么對于這些演員或者是喜歡表演的人,就有了更多的表演機會。沉浸劇的出現,也給了演員們更多的職場選擇。”夏代薪頗有感觸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復刷率與跨界衍生
在采訪中,第一財經記者發現,要讓沉浸劇獲得更多的觀眾基礎,復刷率很重要。由于一些沉浸劇每次參與的觀感和結局會不同,所以很多觀眾會選擇多次參與,而這樣的復刷也會由老觀眾帶動一批新觀眾加入。
“我們的沉浸劇在深圳演出時一天3場,現在上海演出,一天可以演6場,我們早上9點上班,最晚的一場是晚上10點到次日凌晨1點左右。你可以看到我們現在上海的劇場復刷率比較高,甚至有玩家已經反復參與了60多次。”夏代薪向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高鑒立估測了一下,其所經營的白兔子沉浸式劇場中有約30%的客人是復刷的。而經典沉浸劇《不眠之夜》的觀眾也因為每次看到的劇情不同,而有許多人反復購票觀看。
這樣的復刷使得沉浸劇可以反復獲得來自同一個觀眾的票房收益,且沉浸劇由于制作成本較高,因此票價也不低,比如白兔子沉浸式劇場的單人票約500元、《武康路19號》單價380元、《不眠之夜》票價從750元~990元不等、《浮生六記》票價為688元且一場僅50張左右,該劇曾經還售出過1580元和1880元的限量版門票,其自稱是“昆曲中的愛馬仕”。不菲的票價,且吸引了相當一部分都是反復觀看者,這讓沉浸劇有了不錯的收益數據。
“但票價僅僅是一個基礎收益,畢竟沉浸劇的投入也不低,所以真正讓沉浸劇可以獲得凈利的關鍵點,其實來自于跨界的合作,尤其是文旅之間相結合。比如《浮生六記》,我們之前在滄浪亭演出,極大地拉動了夜游市場,沉浸劇《浮生六記》相當于在營銷滄浪亭,因為我們的沉浸劇使得當地游客量在演出期間上升了70%~80%,而游客所產生的各類餐飲、交通和購物等消費是5~8倍于戲票的溢出效應。我們現在已經把沉浸劇《浮生六記》IP化了,以后可以巡演,不同的環境可以略作修改,但整體的基礎架構不變,未來的成本可以越來越可控,而收益會越來越多。現在我們還研發了信紙、香等沉浸劇《浮生六記》的相關衍生商品進行銷售。”蕭雁向第一財經記者描述道。
同樣將文旅相結合的還有《武康路19號》,這是圍繞著上海武康路上所發生的往事,演員向觀眾展現歷史與文化,第一財經記者在武康路上看到,觀眾們戴著耳機,穿戴著旗袍等服飾,與話劇演員互動,并一路游覽武康路。春秋旅游將該沉浸劇與旅游路線相融合,做出了觀劇加歷史建筑瀏覽的微旅游項目。“《武康路19號》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沉浸劇,是他們的創新演出項目,我們雙方合作,把旅游產品和沉浸劇打包,也是文旅產品的迭代,這個產品一推出,幾乎場場爆滿,升級了微旅游產品也增加了雙方的收益。我們接下來還會繼續合作。”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同程旅游近期也與相關企業合作,研發沉浸式文娛項目,通過原創劇本,做出結合旅游景點與沉浸式探案劇的新產品。而源自英國的《玩味探險家TheGrandExpedition》則是將餐飲與沉浸劇結合,打造沉浸式美食互動劇,將其在英國“收割票房”的架勢儼然延續到了中國市場。
《不眠之夜》在上海的“尚演谷”區域內,除了6000平方米演出空間自用之外,其余4000平方米的面積用于酒店、餐廳和酒吧,其中包括一家有著20多間客房的戲劇主題酒店,每夜的房價可達1000多元~2000多元,這些跨界合作的衍生收益不菲。
投資回報幾何
沉浸劇的崛起也引發了投資界對于該業態的熱情。
比如此前劇本游戲與沉浸式娛樂公司“探案筆記”獲千萬元A輪融資,完成了該輪融資后,“探案筆記”估值達數億元,資金將主要用于探案筆記的頭部IP劇本的孵化、線下門店的布局、產業人才的培訓及團隊的建設等。“探案筆記”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線下沉浸式娛樂的內容輸出方。公司通過核心內容去打造整個生態的布局,涉及領域涵蓋劇本游戲、密室逃脫、沉浸式劇場、推理類綜藝、劇本發行、IP衍生品、沉浸式教育培訓和線下沉浸式門店。
“我們的沉浸式劇場總投資在500萬元左右,客單價基本在500~600元左右,一個月的營業收入大概在近100萬元,去除一些必要的成本開支,我們估測可以一年半左右回本。目前,我們的客戶群體中還有不少是來進行公司團建的,我們一場可以容納的人數差不多在20人左右,這樣的客源量也比較有保障。所以現在已經有不少資本在咨詢投資入股的事宜了,我覺得現在沉浸劇業態處于一個風口,大家還在探索和不斷升級的階段,但已經開始獲得資本的關注了。”高鑒立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已經有相關上市公司嘗到了沉浸劇業態帶來的“甜頭”。近日,三湘印象(000863.SZ)發布三季報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三湘印象實現營業收入約27.7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35%。作為文化演出編創和版權運營機構,三湘印象旗下各大演藝項目口碑不錯。第三季度,公司旗下演藝項目票房一路高歌,國慶期間,多部劇目更是持續加演,一票難求,接待游客超32萬人次,基本恢復至疫情前同期水平。其中《又見敦煌》項目單日最高演出場次突破9場。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印象·太極》太極全域劇場已于10月18日正式聯排,公司旗下《印象·太極》和《最憶韶山沖》均有望年內實現首演。三湘印象目前的戰略是突破邊界、外延布局,以沉浸式體驗為核心的沉浸式產業,進入新消費場景下的“全域沉浸時代”,聚焦“年輕一代”新消費市場,共同加碼沉浸式演藝等業態項目,持續為市場輸出“文旅+科技”、“文旅+演藝”、“文旅+劇本殺”等多業態產品,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地標。
“主打年輕客戶群的沉浸式文旅的確很有前景,但要注意的是安全第一,在疫情之下,所有的演出活動都必須要注意防疫安全,另外就是原創內容必須要健康合理。此前也有劇本殺項目被曝光劇本內容過于暴力,以及在密閉空間內沒有做好防疫等。所以安全必須是沉浸式文娛產業的首要條件。此外,劇本殺最初因為投入低且產出快而獲得了較短的投資回報期,有些業者甚至號稱一年內即可回本,然而隨著競爭者越來越多,獲客難度越來越大,各類成本上升,藍海市場逐漸變成紅海市場,也使得不少小型劇本殺業者出局。所以沉浸劇也是一樣,需要理性投資,不要一窩蜂投入,以免競爭過激,攤薄了所有業者的收益。”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分析。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