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背景下,國內碳減排進程加速。碳中和既是一個巨大挑戰,同時也給相關企業和投資者帶來新的機遇。
11月6日,在第四屆進博會期間,就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如何影響地產市場這一話題,世邦魏理仕(CBRE)中國區研究部負責人謝晨在ESG沙龍上表示,他們發現,在今年北京、杭州等城市土地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競品質”的要求,綠色健康、超低能耗等指標成為企業競標方案的評分項。這些措施在控制土地溢價的同時,也將推動房企和投資者不斷提升其“綠色能力”。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不動產管理部技術及可持續發展服務負責人李紳豪表示,隨著碳約束時代的全面來臨,碳排放或將更直接地影響資產表現。若未來碳配額機制在國內地產運營中逐漸鋪開,得到認證的綠色地產和未達到標準的棕色地產的碳成本的剪刀差將加快良幣驅逐劣幣的進程。
“一方面,這意味著棕色地產成為‘擱淺資產’的風險將不斷擴大,而另一方面也預示著,存量建筑綠色改造投資的巨大潛力。”李紳豪表示。
在商用地產領域,綠色建筑正在成為一種新常態。世邦魏理仕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北京和上海的新建辦公樓中超過50%為綠色建筑,而在深圳、廣州、成都等其他主要城市,這一比例也已經達到30%左右。
從趨勢上看,世邦魏理仕發現,一些商業地產投資者和業主已逐步從綠色向零碳邁進,而綠色債券和貸款等金融工具也已成為其重要的融資渠道。除了降低運營支出、綠色金融支持等優勢外,綠色建筑在租金收入方面的溢價也開始被部分租戶所接受。
根據世邦魏理仕最新的辦公樓租戶調查結果,17%的受訪者將綠色健康屬性作為企業選址的要素,并愿意為此支付一定的租金溢價。
“未來,中國整個商業地產的綠色化會加速。”謝晨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ESG給企業帶來的思考是商業價值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平衡,這將帶動企業的整體戰略轉型,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將會看到一些新的機遇和價值。”
從投資角度而言,是什么核心因素在推動企業關注ESG?
畢馬威中國氣候與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沈瑩在沙龍現場分享時表示,大眾對ESG、對氣候變化有了非常多的認知。在北京地鐵上,她曾看到一句話:“我們關注碳中和就像關注自己的體重一樣。”
此外,76%的千禧一代在選擇職業發展道路時更關注企業價值、ESG戰略,以及如何幫助地球變成更加綠色、減小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可持續金融的發展,金融行業將如何應對氣候挑戰,包括如何通過他們來影響投資渠道。
沈瑩認為,從ESG的角度講,企業可以通過提升ESG相關計劃和戰略,以更好地提高企業價值。
根據畢馬威2020年最新調研,超過75%的投資者認為,ESG對于他們的投資決策和分析產生重要影響。截至2021年7月,全球已有超過400位投資者簽署了聯合國的責任投資原則,這個原則意味著這些人今后在投資時將遵循ESG表現的相關標準,要投資ESG大背景下未來具有更高增長潛力的公司。
從估值和收益角度看,沈瑩表示,根據相關研究,5年以后,那些投資于ESG表現良好的企業比投資于那些表現較差的收購交易來講,商業回報率的差異是21%。“也就是說,如果你投資的企業表現比較差是10%的投資回報率,投資一個很好的ESG企業,它的回報率會高于30%。由此可以想到,ESG非常重要。”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