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走到了心血管領域。11月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徐波教授研究團隊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在線發表大型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FAVOR III重磅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原創定量血流分數(QFR)指導的冠脈介入手術(PCI)與造影指導的PCI相比,可顯著改善患者一年臨床終點。
這項研究結果是全球完成的首個大規模比較定量血流分數(QFR)方法指導與傳統造影指導PCI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開展以臨床終點為參考標準的研究來證明QFR的臨床價值很有必要。
首個中國原創冠脈功能學診斷技術
這也是《柳葉刀》雜志在心血管領域首次發表由中國專家牽頭、在中國本土完成、基于中國原創技術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不僅開創性構建了計算冠脈生理學技術臨床應用的循證醫學證據,也標志著中國原創的心血管診療新技術和高質量臨床研究被國際同行所認可。
自2018年12月25日起,研究團隊在390天內完成了5881例患者篩選和3847例患者隨機入組,創下歷史新紀錄。入組患者相當比例為合并糖尿病或多支病變患者,能夠反映真實世界冠心病人群的實際情況。
具體來看,研究結果顯示,QFR指導組一年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8%,與造影指導組的8.8%相比,相對風險下降35%,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
“QFR指導組的資源消耗更低,無論是支架植入數量、對比劑用量、輻射劑量,還是手術時間均顯著低于造影指導組。”研究人員表示。
在同日召開的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學大會(TCT)大會上,冠脈生理學領域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比利時阿爾斯特心臟中心的Bernard De Bruyne教授對于中國團隊的最新研究結果評價稱:“FAVOR III 中國研究設計嚴謹,入組速度相當快,對照與盲法的保持增加了研究的科學性,證明了生理學指導的重要價值。”
研究的共同作者、QFR技術發明人、上海交通大學涂圣賢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定量血流分數QFR是中國人原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基于冠脈造影的計算冠脈生理學評估技術,無需使用壓力導絲或血管擴張藥物,可在術中實時分析。”
他還表示,由于QFR測量無需使用有創介入耗材(壓力導絲)及血管擴張藥物,更易融合到常規的冠脈介入診療流程中,為臨床提供了一項簡單、易行、準確的冠脈生理學評估技術,尤其適合中國國情,有助于促進不同地區的高水平同質化醫療。
挑戰先行診斷“金標準”
“近年來基于影像計算血流儲備分數成為心血管領域研究的熱點,QFR的核心技術是算法,體現了人工智能對于醫療創新的意義。”涂圣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希望能為臨床醫生提供更精準可靠的冠脈功能評估工具,為冠心病患者降低診療費用。”
QFR技術從科研走向臨床新標準,也反映了近年來人工智能在醫療創新方面的加速應用和落地。QFR技術能夠給臨床醫生精準和標準化的答案,尤其是針對冠心病臨界病變,能夠通過計算直接評估是否應該進行介入治療,有望成為國際冠脈介入功能學診斷的“新標準”。
不過業內專家表示,現行臨床評估冠脈狹窄是否導致心肌缺血的“金標準”仍是冠脈血流儲備分數(FFR)檢查,QFR是否能夠推翻FFR的地位尚待時間檢驗。目前FFR技術所采用的大多為進口醫療器械,使用中國自主研發的QFR算法也有助于打破國外耗材的長期壟斷。
雅培血管業務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江柁在進博會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非常高興看到血管介入領域的功能學檢測市場有越來越多新技術加入,雖然創新總是需要一個過程,但嘗試新技術非常重要。”
江柁表示,目前FFR技術仍然是全球循證醫學證據最多的檢測方法,在國際和國內的相關指南中的推薦級別最高的功能學技術,目前在中國的滲透率也在不斷提高。“很多創新的功能學檢測技術都是以FFR作為參照標準,我們也在不斷地向精準化方面發展,提升這一標準,引領整個市場行業的發展。”江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