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一直都是中國深化醫改中重要的工作。第一財經聯合飛利浦發布的《2021年未來健康指數報告》中國版中顯示,醫療健康領導者們較以往愈發注重對數字化技術的投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遠程醫療兩大領域,致力于通過數字化創新推動行業發展,惠及更多醫患。這一調研結果,在鞏義市人民醫院得到了最佳詮釋。
為此,第一財經聯合飛利浦對河南省鞏義市人民醫院進行了調研,其黨委書記、院長喬來軍解讀被新冠封鎖之下的“命門”如何支撐起縣域一片健康醫療服務,解決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Q:分級診療力求“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你們是如何做到“大病不出縣”?
A:縣域醫療能力提高以后,縣域外轉診率降低,縣域就診率提高。
解決大病不出縣是一個綜合能力的建設,而不是單獨靠一個系統。醫改以后,整個縣域服務能力,從基礎條件、設備設施到醫務人員的接受能力都有了提高。我們購買了好的設備,服務能力強了,醫務人員水平高了,CT、核磁智能化程度也更高了,原來一天做20個核磁,現在一天能做40個核磁,因為人工智能賦能以后效率提高,以前老百姓預約做核磁要等一兩天,現在當天做當天出報告。
以前管理必須到科室、到病房,有了信息化支撐,現在坐在辦公室就能搞好醫院運營,質量控制也能在電腦上進行。同時老百姓也能享受信息化成果了,比如,以前患者做B超、化驗都要排隊繳費,現在在醫生診桌前就能掃二維碼支付,這些舉措使診療效率大幅提高。近年,我們醫院門診人次年均增長10%以上。
通過信息化,患者在鄉鎮醫院拍個片子,片子的結果是市醫院專家審核,雖然在鄉鎮醫院看病,但是診斷報告是市醫院提供。通過遠程醫療、遠程會診,群眾可以享受市醫院專家的診療,這樣老百姓不出村,不出鄉,在離家最近的醫院就能夠享受市級專家診治,所以基層服務能力也提高了,業務量也上來了。
而且,為了讓百姓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病,鞏義市人民醫院先后與北京、上海等省內外知名醫院建立協作關系,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學者來院坐診、查房、手術,醫院承擔專家費(300多萬元/年),在縣城就看一流專家,在提升本院醫療技術水平的同時降低了區域內患者外轉率。
我們的診療雖分級,但提供的醫療服務不但不降級,而是升級。
Q:鞏義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縣域看病難的問題,主要做了哪些投入和改變?
A:我們前期重視數字化投入,每年費用占醫院總收入的7%至10%,應用后確實取得了明顯成效。
我們引進了讀片軟件,這個軟件判讀影像資料的水平可媲美國內頂尖專家,使得群眾就不用拿著片子到省城甚至北京找專家,省去了很多差旅看病成本。更重要的是,讀片速度驚人。比如同樣是判讀胸部DR,同樣的時間人工智能是技師工作量的數倍,上千萬張片子結果進行對比,對肺結節的診斷診出率高,而且效率高。
為應對慢病高發病率、低知曉率、低治療率的嚴峻挑戰,扭轉我市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窘況,從2017年起,鞏義市人民醫院聯合20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10家村衛生室構建了鞏義市醫共體,并免費為成員單位安裝了遠程常規心電儀、遠程動態心電儀、遠程血壓儀、視頻系統共460多臺遠程設備。這些設備,極大提高了慢性疾病篩查、診斷和管理,通過精準施治和危險因素干預,有效提高群眾的健康素養。
養老問題在未來5到10年會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老年群體也是各級領導、醫務人員必須關注的群體,而數字化醫療,包括可穿戴設備,在居家養老、機構養老、日間照料、老年養老院等都是現實的剛需。這些設備可以在護理人員很少的情況下,用來觀察老年人的心率、脈搏、呼吸、生命指征,同時也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Q:新冠疫情給中國醫療服務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數字化醫療如何滿足老百姓常規的醫療服務?
A:從去年持續至今的疫情,是對全社會的一次大考,我們大多數醫療機構經受住了這次大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疫情進入常態化,各基層醫療機構仍然需要筑牢疫情防線,做到一手抓院感,一手抓診療。這就導致醫院運營成本增加了,但業務量卻沒有提高,倒逼整個領域必須加快數字化醫療轉型。
在疫情期間,我們利用互聯網醫院,利用軟件給老百姓開展線上服務,不僅能預約檢查,預約專家,預約做CT,做B超,而且可以網上診斷開藥,通過物流系統送藥到家。以前每月需要來醫院取藥、報銷的慢病患者大約有6000人次,現在有1/3在手機上就能操作完成,2000多名群眾足不出村、不出戶就能拿到藥品,這極大方便了老百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