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在進博會商簽了80多億元(人民幣),不僅全部落地,還超額完成了!最后實際完成訂單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今年我們也已經有了明確的簽約意向和重點目標。”
11月4日,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開幕當天,海亮集團采購部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他們今年計劃在進博會現場完成6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意向簽約。
作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和進博會浙江交易團的成員,海亮集團今年將繼續集中簽約電解銅方面的意向訂單。目前,海亮股份自主研發的第五代精密銅管低碳智能制造技術首條生產線已投入試運行。該負責人表示,除了采購原材料,他們今年還想重點看看碳中和相關的技術服務和方案,以推動從礦山到銅管生產再到下游廠家的全產業鏈的碳中和。
已舉辦四屆并“越辦越好”的進博會,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像海亮集團這樣的采購商。他們具有活力,也頗具針對性,大都帶著明確的意向和目標專業“買買買”。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中,進博會不斷釋放的溢出效應,也最先在長三角有了體現。
采購商購買力強
在10月28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表示,第四屆進博會,各地采購商報名積極踴躍,共有39個交易團、599個分團到會開展專業采購。報名采購商購買力強,年進口額1億美元以上的超過1200家。
其中,在境內外注冊單位中,企業占比82.6%;境內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64%,中小企業占比70.5%,均保持較高水平。從行業來源看,專業觀眾來自國民經濟各行業,其中制造業、批發零售業較多,占比均接近30%,與進博會展區行業設置匹配度較高。
在采購商報名長期居全國前列的浙江交易團,根據摸排,今年意向成交的金額就超過50億美元(含寧波交易團)。
在10月下旬舉行的浙江省參與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媒體通氣會上,第四屆進博會浙江省交易團執行秘書長、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韓杰表示,9月1日出臺的《浙江省參與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總體方案》提出,要在招商數量、成交金額、引資成果、配套活動、人文交流以及參與進博會影響力等方面保持全國前列。目前浙江省報名單位1.3萬家,人員總數超3.5萬人,報名人數約占全國11.4%,均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報名企業涵蓋服務貿易、汽車、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食品及農產品六大類行業。
韓杰說,除了采購本身,浙江省還將開展進博會“百場千人”招商活動,組織招商部門、開發區等到進博會現場對接,推介浙江、爭取招引一批“強鏈補鏈”進口替代項目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
為了更好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浙江省還計劃在11月份先后舉辦浙江進口商品海淘市集、世界木板大會、第四屆浙江(溫州)進口消費品博覽會、2021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第四屆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暨青田進口葡萄酒交易會等促消費活動,助力當地打造進口商品世界超市。
同樣是采購大戶,江蘇交易團也已蓄勢待發。江蘇交易團秘書處(省商務廳)方面表示,截至9月30日,江蘇共有1.5萬家單位、5.7萬人注冊報名,其中企業占比85.5%,注冊單位數占全國17%,人數占全國18.6%。
在歷屆進博會上,江蘇交易團收獲一年比一年豐富。江蘇交易團秘書處(省商務廳)跟蹤反饋的第三屆進博會貿易成交及投資促進落實情況顯示,9個外資項目已新增投資2.07億美元,4個對外投資項目落實投資2900萬美元;第二屆進博會,成交采購商數量、成交規模和結構統統好于上屆。作為制造業大省,江蘇省企業高端裝備采購活躍,裝備成交占總成交額的三成。
今年的進博會,全球醫療健康企業強生連續四年赴約,帶來多款中國乃至全球首發的創新產品和技術。在進博會的助推下,目前,該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投資超過1.8億美元打造的強生醫療器材先進外科產品生產基地已投入商業化生產。作為消費品展區的參展商,博西家電也是進博會一屆不落的老朋友,今年該集團位于南京的博西家電中國新總部大樓也已正式啟用。
溢出效應與長三角一體化同頻
浙江和江蘇采購商購買力強勁的背后,離不開長三角地區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如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也已三年,是與進博會同頻的重要示范。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叢亮表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三年來,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立足“一極三區一高地”戰略定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
數據顯示,長三角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從2018年的24.1%提高到今年前三季度的24.5%,呈現出明顯的強勁活躍增長特征,長三角地區對全國經濟影響力帶動力不斷增強,對全國經濟貢獻率持續提高。
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也在從聯動長三角到輻射全國,持續釋放、不斷擴大。
在10月27日舉辦的“放大進博溢出效應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合作共享主題活動上,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姚海表示,在雙循環背景下,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進博會為上海與各方加強交流合作架起了一座橋梁。舉辦進博會是我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是上海在新時代增進與兄弟省市友好往來,更好服務全國的重要機遇和平臺。進博會舉辦以來,圍繞共享進博機遇、放大進博效應,上海市、區兩級以及各產業園區、企業多方攜手聯動,加強與長三角城市間的合作互動,促進了“展品變商品、參展商變投資商、采購商變貿易商”。
進博會的舉辦場所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位于上海西翼的虹橋。今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復《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提出由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共建“大虹橋”。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又一重要承載地,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將形成“一核兩帶”功能布局。
其中,“一核”是上海虹橋商務區,是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發展動力源”;“兩帶”是以虹橋商務區為起點延伸的北向拓展帶和南向拓展帶,覆蓋滬蘇浙。
總體方案出臺半年多來,29項高含金量政策措施已經落地23項,落地率約80%,包括設立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進博會支持政策常態化、開立自由貿易賬戶等。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副主任孔福安表示,商務區下一步將在提升貿易主體集聚度、擴大進口貿易規模、鼓勵貿易創新發展等方面給予專項資金扶持。
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二期)項目A棟已在近日竣工驗收,這一項目將在進博會期間投入使用,并在未來與已建成的保稅物流中心等一起,幫助更多的進博展品加速“落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