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WTO)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中間產品(IG) 出口同比增長47%,其中非洲出口增幅最大(88%)。
3日,WTO發布《全球中間產品出口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涉及零部件等產品,以監測全球供應鏈運行情況。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大多數主要出口國的IG貿易已大大超過 2019 年疫情前水平。
從國別上看,二季度,中國保持IG進出口高速增長(超過 40%),而澳大利亞的IG出口(74%)和印度的進口(119%)增幅最大。從行業上看,全球運輸設備增長最為強勁(69%)。
非洲IG出口增長迅猛
從區域上看,2021年二季度非洲IG出口同比增長88%,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初級商品大幅出口,主要涉及貴金屬/寶石(銠增438%、鉆石增156%)、銅/銅陰極(增116%)和 鐵精礦(增97%)。
相似的現象也出現在南美洲和中美洲:南美洲和中美洲二季度IG實現53%增長,這同鐵和銅礦石等初級商品出口的強勁增長有關。
WTO還在報告中分析了活躍的區域間 (Inter-regional) IG貿易。2021年第二季度,亞洲經濟體之間的IG交易總額為7060億美元,同比增長43%。
從數據中可以看到,區域間IG貿易增長最高的是非洲向亞洲的出口,達到98%。具體而言,非洲企業主要向亞洲供應鏈中的合作伙伴運送貴金屬、鐵精礦和陰極銅。
區域內(Intra-regional)IG貿易增長最高的是南美洲和中美洲(72%),主要產品包括陰極銅和農產品(小麥、大豆、玉米)。
亞洲對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出口增長了91%,主要是疫苗、光伏電池、磷酸鹽、集成電路和齒輪箱。
歐洲內部(61%)和北美內部(65%)出口的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疫苗運輸和汽車貿易的恢復。歐洲對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出口增長(76%)則受益于對汽車零部件和鋼鐵/鋼鐵的需求增加。
此外,從行業上看,如前所述,二季度運輸設備出口增幅最大(69%)。 WTO解釋道,由于2020年第二季度汽車行業因疫情在需求和供應方面遭受巨大損失,反彈增幅較大的原因在于基數較低。
同時,食品和飲料行業出口增幅最小,2021年二季度該行業同比增長29%。其原因在于,不同于其他行業,在2020年二季度時,食品部門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放緩跡象。
中國二季度IG出口保持42%強勁增長
WTO指出,2021年,中國在很大程度上超過了疫情前中間產品的出口水平。作為主要的IG全球供應商,二季度中國保持了42%的強勁增長。
同時,上半年澳大利亞IG出口增幅最大,二季度為 74%,一季度為 61%。 這主要是由于用于鋼鐵行業的鐵精礦出口(101%),以及小麥和谷物粉出口(183%)。
巴西則是中間產品前 15 大出口國的新成員。在第二季度,巴西IG出口增長 48%,大豆對華出口增至 120 億美元,占比超過巴西出口總額的 20%。
在進口方面,WTO數據顯示,中國也是IG的主要購買者,進口同比增長 45%。
美國則加大電子產品IG的進口力度,主要產品是來自東南亞的組件,尤其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處理器和集成電路等產品。
印度維持了IG進口增長的態勢,二季度進口增長119%,主要產品包括非貨幣黃金(1034%)、非工業原料鉆石 (896%) 和集成電路(333%)。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