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落幕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是疫情暴發以來,G20首次重啟的線下的領導人峰會。
在會議期間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劍橋大學賈奇商學院院長默羅·吉倫(Mauro F. Guillén)表示,本屆羅馬峰會或許是“重置”國際對話與合作的一大契機。
第一財經:本屆G20羅馬峰會,你最關心哪些議題?
吉倫:毫無疑問,應對氣候變化與抗擊疫情是本屆峰會最核心的兩項議題。
針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的是如何使各國能夠協作,采取一致行動。這其中,最關鍵的是中國和美國如何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當然,歐洲和印度的態度和行動也非常關鍵。
這些國際舞臺的主要選手需要通過對話和協作,形成制度框架,確認具有可行性的、合理的碳減排目標。
針對疫情,考慮到目前發達經濟體中,居民的接種情況已是遙遙領先;如何將更多疫苗交付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是接下來全球范圍內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財經:與往屆G20領導人峰會相比,本屆羅馬峰會的獨特性何在?
吉倫:這次羅馬峰會的特別意義在于,這是兩年多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多位領導人首次線下會晤。這向全世界釋放一種信號,那就是,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層面的社會經濟終于開始逐漸重啟,全球領導人層面的面對面對話機制也在逐漸重啟。
同時,本屆峰會另一重意義在于,近年來全球已經涌現太多對抗與紛爭,過去四五年尤甚。因此我認為,羅馬峰會或許是一個契機,可以由此“重置”(reset)國際對話與合作。讓全球主要經濟體走到臺前,讓這些最高級別的領導人再度討論那些重要的全球議題。
第一財經:羅馬峰會期間,美國和歐盟達成協議,放寬對歐盟鋁和鋼鐵類產品的進口關稅限制。盡管美國表示會維持關稅,但將允許有限數量的歐洲產品以免關稅的方式進入美國市場,歐盟則將取消對美國產品的報復性關稅。你如何看待美歐未來的貿易關系?
吉倫:這無疑是個好消息。美國政府終于意識到取消針對歐盟相關金屬產品制裁的必要性了。想想疫情以來,直至目前,全球供應鏈遭遇的供應瓶頸和交付延遲。如果說我們從中學到了什么教訓,那就是,全球經濟最不需要的就是貿易方面的人為限制。
第一財經:你剛剛結束了訪韓之旅,盡管疫情尚未結束,一些發達經濟體之間的人員流動已開始恢復。全球經濟何時能夠回到疫情前的水平或狀態?
吉倫:全球經濟的異質化(heterogeneous)格局已非常明顯。一部分產業成功抵御了疫情沖擊;很多產業萎縮嚴重,比如旅游產業和出行市場;還有一些產業在疫情期間迅猛擴張,比如科技行業。
我認為,與其籠統地談論經濟復蘇,倒不如說,在不同經濟體之間都出現了經濟活力的再分配。一些行業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一些行業仍舊元氣大傷,談不上恢復。所以,盡管經濟復蘇也很重要,但不能只看宏觀數字,更大的挑戰在于,如何幫助那些相對弱勢行業的勞動力解決就業;如何解決那些完全有可能卷土重來的供應瓶頸;以及如何讓經濟增長具有可持續性。
第一財經:作為本屆峰會的主席國領導人,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再次強調,“多邊主義是解決我們今天所面臨問題的最佳答案,在許多問題上,它可能是唯一的答案。”在你看來,類似于G20這樣的多邊主義機制,有無改進空間?
吉倫:這樣的疑問由來已久。類似于G20這樣的少數大國或者大型經濟體內部的對話機制,對于這個世界來說,價值和意義究竟幾何?
事實上,我的觀點是,我們應該利用好所有的已經存在的多邊主義機制,包括不同層級的對話和談判機制,不同層級的協議框架,從而在國際經濟與貿易體系中實現更大程度的協作。
目前全球最大的兩個挑戰是氣候變化和疫情,這兩大挑戰的解決無疑需要所有經濟體的共同應對。不管是何種層級的多邊機制,我們仍然需要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