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初表示將擴大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歐洲天然氣價格近幾周有所回落,但美國天然氣又繼續開啟了史詩級行情。
日前,美國天然氣期貨站上6美元/百萬英熱,26日單日漲幅擴大至13.5%,為10月16日來新高。雖然美國相對不受席卷歐洲的能源危機影響,但海外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需求旺盛,加劇了對國內庫存的擔憂。歐洲天然氣價格則有所回落,但仍處于9月時的高位,一年漲幅超400%。荷蘭TTF天然氣價格在29.6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附近,較之月初近40美元的水平下跌超兩成。俄羅斯的態度、冬季氣候情況、新能源不穩定性對氣價的影響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中銀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策略主管傅曉對記者表示,普京下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從11月8日起,在俄羅斯境內完成天然氣存儲填充后,將開始在歐洲的儲存設施進行天然氣填充,但是否真正實施仍難判斷。目前歐洲天然氣的追漲情緒不強,但之所以美國天然氣價格更為強勁,是因為除了海外冬季需求或攀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 預計,厄爾尼娜現象或導致美國冬季本土氣溫低于往年,國內需求也可能升高。當前美國在冬季前天然氣補庫存的情況也低于五年平均,這并非一個好現象。
歐洲漲完美國漲
10月6日,歐洲天然氣價格觸頂,原因則是普京放話要加大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ICE英國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從近400便士/撒姆降至如今的200便士/撒姆附近,但過去一年的漲幅仍超出了400%。
也就在三周后,普京終于確定了行動時間。據悉,在俄羅斯當地時間本周三的會議上,普京告知Gazprom的CEO稱,“只要在11月8日當天或在此之前完成向國內地下儲存設施輸送天然氣,就開始循序漸進地按計劃增加在歐洲地下儲存設施里的天然氣儲量。”
雖然美國總統拜登的能源安全顧問聲稱,俄羅斯正將天然氣作為一種政治籌碼,用來加速批準其備受爭議的北溪2號管道,但“缺氣”的因素眾多。事實上,隨著經濟重啟,亞洲很多國家的天然氣需求大超預期,“分流”了歐洲的供給量。加之歐洲的綠色轉型相當激進,傳統能源投資不足,且今年風力發電尤為不穩定,這也加劇了“缺氣”的情況。
也就在歐洲天然氣價格漲勢暫歇之際,美國Henry Hub天然氣期貨不斷飆升。截至北京時間10月28日,Henry Hub天然氣期貨價格報6.139美元/百萬英熱,一年漲幅逼近100%。10月6日,由于普京的言論,該期貨價格一夜間就下跌近20%,從6.50美元/百萬英熱的高點一度跌至4美元區間。
有交易員對記者稱,月末交易加劇了波動性,交易員趕在本周二11月期權到期前關閉空頭倉位。另外,11月交割的天然氣價格已經突破了過去20天和30天的移動平均線,這是一個技術上看漲的信號,通常會引發額外的買盤。同時,對寒冷天氣的預測又重新引發了對供應緊張的擔憂。
雖然美國10月溫和的天氣使生產商能夠比往常積累更多的天然氣庫存,但中西部和東部11月初的天氣預測提醒人們,供暖和發電燃料的供應仍低于正常水平。與此同時,市場預計美國將盡可能出口盡量多的天然氣,以幫助緩解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短缺問題。
Again Capital認為,人們非常擔心供應是否充足,市場對任何寒潮預測仍然很敏感。
有20年天然氣交易經驗的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西卡摩爾(Tony Sycamore)對記者表示,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再度突破6美元,該走勢進一步佐證了自10月6.466美元高點至4.825美元低點的回調只是牛市中的一次調整。“如果天然氣價格守住支撐位4.80美元,我們保持看漲,價格將再次測試10月6.466美元高點。若6.5美元阻力告破,那么下個重要阻力一直要上看10美元。”
短期能源危機難化解
就目前來看,能源危機在短期內難以化解。
在全球范圍內,隨著北半球冬季臨近,供應緊張的緊張局勢升級。“價格飆升的持續時間將主要取決于亞洲液化天然氣(LNG)需求的相對強度(經濟重啟背景下,亞洲的LNG需求回升導致歐洲可得的供給受限),以及今年這個冬季究竟會有多冷。”巴克萊原油策略師Amarpreet Singh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同時,新能源發電不足的情況未來如何演變也存在不確定性。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李克平日前在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不能輕易認為新舊能源結構在替代過程中可以實現無縫連接。這次能源短缺顯示出,新能源的穩定性比想象中還要差一些。在未來新能源比例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重大技術突破,能源供應的波動性會更大。目前儲能技術仍有待突破。
根據中銀國際的研究,風力發電是歐洲發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英國風力發電占2020年全英的供電比例高達23%。但風力發電供應不穩定,受天氣情況影響,風力發電量減少,一部分電力需求缺口需要由天然氣來補充,導致氣價飆升。根據路透的數據,英國風力發電量9月均值為2500兆瓦時,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5700兆瓦時)。
此外,俄羅斯有多大能力或意愿解決“缺氣”的問題也存在變數。 傅曉日前表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未向歐洲增加天然氣供應。Gazprom向其主要市場的出口下降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該公司繼續僅通過波蘭的管線向德國輸送有限的供應。“雖然最近俄羅斯承諾增加供應,但是實際新增供應量是多少,能否解決歐洲能源危機仍不確定。”
天然氣價格暴漲產生的溢出效應不容小覷。她提及,受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影響,歐洲各國電力價格大幅上漲。西班牙政府為了限制電價上漲,批準了一些緊急措施,包括降低特別電力稅(從5.1%降至0.5%)和限制電力公司的獲利。但9月電力價格均值仍上漲至152歐元/兆瓦時,44%高于8月的價格(106歐元/兆瓦時)。
此外,天然氣漲價導致部分電力公司重新燃燒煤炭。但煤炭屬于高碳排放資源,電力公司需要購買更多的碳排放許可,從而支撐歐洲碳排放價格。歐洲碳排放價格EUA 2112合約9月上漲至70美元以上,遠高于年初的40美元。高昂的碳排放價格又繼續助力天然氣價格的上漲。
中國未雨綢繆
鑒于供需格局依舊不容樂觀,中國近期也未雨綢繆。
例如,近期中國石化宣布,華北最大天然氣地下儲氣庫群——中原儲氣庫群建成投產 ,庫容氣量達到100億立方米。
再如,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中國石化煙臺龍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這個項目總投資達83億元,建成后最大接收能力達每年650萬噸。
此外,中國海油與卡塔爾石油公司簽署了為期15年 ,每年350萬噸的長期LNG(液化天然氣)購銷協議。 這是近8年來我國企業簽署的年合同量最高的長期LNG購銷協議。
10月20日,BP與深圳市燃氣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深圳華安液化石油氣簽署了天然氣購銷協議,以支持中國日益增長的清潔能源需求。這份長達10年的協議,是中國天然氣市場第一份價格掛鉤國際液化天然氣的管道天然氣供應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從2023年起,BP將向深圳華安提供每年不超過30萬噸的管道天然氣資源。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