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下稱“綠色聯盟”)日前建議,推動綠色金融與環境管理政策對接,促進基礎設施、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的綠色低碳合作,助力共建國家和地區疫后綠色復蘇與全球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在國際合作部分特別提及:發揮“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合作平臺作用,推動實施《“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推進“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和“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綠色聯盟是一個什么樣的合作平臺?究竟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第一財經記者今天從綠色聯盟了解到,2019年4月,中外合作伙伴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共同啟動了綠色聯盟,旨在建立政策對話和溝通平臺、環境知識和信息平臺、綠色技術交流和轉讓平臺,促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共識、合作和行動。
截至目前,綠色聯盟共有152個中外合作伙伴,涉及43個國家,包括26個共建國家的環境主管部門、9個政府間國際組織、85個中外非政府組織和研究機構、32家企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部長傅海燕、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干事蘭博蒂尼均為綠色聯盟聯合主席。
本月26日,綠色聯盟在京舉行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圓桌會暨綠色聯盟2021年政策研究專題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在中外合作伙伴積極推動和支持下,綠色聯盟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議題開展了一系列專題研討和聯合研究,與“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等形成協同增效效應。
“一帶一路”倡議為發展中國家加速綠色轉型帶來了新的機遇。攝影/章軻
黃潤秋說,未來,綠色聯盟要繼續攜手中外合作伙伴,充分發揮綠色聯盟平臺作用,聚焦氣候變化、產業升級和循環經濟等重點領域,推動綠色發展成果共享共用,促進基礎設施、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的綠色低碳合作,助力共建國家和地區疫后綠色復蘇與全球可持續發展。
據綠色聯盟咨詢委員會國際協調員,“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建宇介紹,2021年度綠色聯盟緊扣可持續發展與疫后綠色低碳復蘇主題,持續關注城市綠色生活、綠色投融資、可持續基礎設施、綠色交通、生物多樣性保護、碳排放等“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重點熱點議題,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
第一財經記者從綠色聯盟獲取的《“一帶一路”項目綠色發展指南(二期)》(企業及金融機構應用手冊)稱,“一帶一路”倡議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擺脫傳統高碳發展模式,加速綠色轉型帶來了新的機遇。
該指南建議,發揮政策協同增效作用,加強生態環境部門與金融管理部門、對外投資部門、產業發展部門在推動綠色金融與加強環境管理方面政策對接,更大力度地實現“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承諾;進一步為綠色項目創造更為有利的投資和開發建設環境。
《“一帶一路”海上互聯互通綠色發展研究》建議,構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國際航運監測、報告和核查框架;港航運營企業加強港口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清潔能源占比,提升風險防范能力,促進公鐵水多式聯運;建立技術合作和聯合研究計劃,評估零碳替代燃料的生產潛力;制定船舶減排激勵計劃、探索碳定價機制。
此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交通運輸綠色發展路徑研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汽車行業碳排放標準研究》也建議,建立交通運輸綠色發展的激勵約束制度,加快完善綠色標準規范,更好地發揮綠色標準規范的引領作用;在國家層面上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碳排放相關標準國家間互信互認;在行業層面,完善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涵蓋碳排放檢測方法、評價方法及核算指標等在內的低碳量化方法體系;在企業層面,加強汽車企業碳排放能力建設,促使企業制定并實施行之有效的減排措施。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