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作為中國進行集采的首個高值醫用耗材,行業的暴利從此一去不返,相關企業正在歷經陣痛期。
10月26日晚間,藍帆醫療(002382.SZ)公布了三季報業績。據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以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1.59%和101.81%,單看后者,創下公司上市11年以來第三季度降幅之最。這背后,集采承壓下的心腦血管事業部支架業務出現虧損,成為拖累因素之一。
面對這一局面,藍帆醫療正在自救,并公布了重組心腦血管業務計劃。
集采沖擊下的支架業務
藍帆醫療目前主營業務可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健康防護產品,一塊是心腦血管產品,其中心腦血管業務主要是通過并購而來。
2018年,藍帆醫療以近60億元高價拿下了全球知名支架廠商CBCH II93.37%股份,一舉造就了當年A股企業“史上最大醫療器械并購案”,CBCH II下屬公司柏盛國際是全球第四大心臟支架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而柏盛國際下屬公司吉威醫療又是中國心臟支架領域三大巨頭之一。
中國集采未啟動之前,以心臟支架等為代表的高值耗材行業,因利潤豐厚,一度是眾多企業爭相角逐的一塊“大肥肉”。而2020年底心臟支架集采啟動后,行業的游戲規則由此生變,集采宣告了動輒高達萬元的心臟支架步入百元時代,支架廠商的暴利成為過去。
彼時,為了中標,藍帆醫療的藥物涂層支架系統(雷帕霉素)不惜報出了469元超低價,對比既往13300元的掛網價,價格降幅超過96%。
借助這次集采的落地,藍帆醫療國內的心臟支架銷售網絡由此覆蓋到更多醫院,但銷量激增后,暫時還無法彌補單價驟降后帶來的損失。
開啟自救
近一年多時間以來,或受集采沖擊,藍帆醫療二級市場上的股價持續表現暗淡,2020年7月15日起,公司股價從高位掉下后,一路處于調整狀態,截至10月27日,公司股價累計跌幅達到60.44%。
如今,藍帆醫療宣布,為了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公司擬對心腦血管事業部全部子公司和業務主體進行內部重組。
此次宣布重組之前,藍帆醫療的心腦血管事業部主要由以下兩個部分構成,一是專注于心臟支架領域的柏盛國際;二是專注于瓣膜領域的NVT集團,總部位于瑞士、研發團隊位于德國的主動脈瓣膜研發制造集團,是全球第五家拿到主動脈瓣膜歐盟認證的集團。2020年,藍帆醫療完成了對NVTAG的收購,由此正式進入結構性心臟病領域。
藍帆醫療表示,這次重組,將從股權架構和管理架構上實現公司心臟業務和結構性心臟病業務的完全融合。通過內部重組,CBCHII將作為公司心腦血管高值耗材業務的持股平臺,統領公司整個心腦血管業務。
從目前來看,這次重組,或有助于這兩部分業務實現銷售渠道的融合,原因在于柏盛國際主營的支架產品和NVT經營的結構性心臟病產品、以及血管斷層成像OCT產品等的客戶對象具有極高的重合度。
此次藍帆醫療也表示,這次重組為公司高值耗材業務板塊的長遠戰略發展和下一步經營、資本規劃奠定堅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重組完成后,接下來藍帆醫療是否會分拆心腦血管業務獨立上市計劃,仍值得推敲。
在今年5月份,藍帆醫療在投資者交流活動中曾透露,公司未來有分拆心腦血管業務上市的長遠規劃,以便促使市場更好認識到公司所布局的高值耗材業務的價值。
“但關于分拆上市,證監會有比較明確的監管法規,分拆條件也比較清晰,目前旗下一些高值耗材業務的子公司存在使用了可轉債募集資金的情況,按照監管規定,短期內暫不符合分拆上市的條件,但公司會考慮擇機先行啟動股權重組、引入外部私募股權投資者的工作,優化子公司的股權結構,待到條件成熟時再決策啟動分拆上市工作。”藍帆醫療曾這樣表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