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UV市場站穩腳跟后,威馬汽車拉開“SUV+轎車”雙線布局的帷幕。
日前,威馬汽車在上海全球首發了旗下首款全場景智能純電轎車——威馬M7。作為威馬旗下“M大師系列”首款智能純電轎車,M7凝聚了威馬集團在設計、研發、制造、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深厚積累,不僅全球首次搭載3顆自主變焦高精超視激光雷達,還配備4顆Orin-X頂級自動駕駛芯片的車型,最高算力達1016Tops。
憑借極致智能化水平,威馬M7率先實現了“小區泊車-城區道路-城際高速”用車的智能化場景全覆蓋,并基于UWB超寬帶通信技術首創車外“情感化”智能交互,將全場景智能駕駛和智能交互推上全新高度,使其成為一個真正的全場景智能移動空間。
“雙線出擊” 打造會進化的全場景智能移動空間
“在SUV市場,我們一開始是希望把產品提供給年輕家庭,所以很關注空間、外出旅游的部分。現在我們認為這個已經布局完成了,所以現階段的考慮的是,要怎么為對智能電動車特別有興趣的用戶,提供他們所期待的、是個性化的產品。這是我們推出轎車非常重要的想法。”威馬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談到。
自2015年成立至今,威馬汽車已經推出了威馬EX5、威馬EX6、威馬W6等車型,總銷量超過7萬輛。今年9月,威馬汽車一共交付智能純電汽車5,005輛,同比攀升115.8%。三季度威馬一共交付智能純電汽車13,378輛,同比勁增137.5%,創單季銷量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威馬汽車已連續9個月實現同比上漲。今年1-9月,威馬汽車累計銷量達29,043輛,超過去年全年銷量總和(22,495輛),提前實現銷量同比正增長。旗下首款純電SUV威馬EX5累計銷量超6萬輛,穩居中國造車新勢力A級純電SUV累計銷量第一。
近兩年SUV市場增長快速,讓幾乎所有車企都將布局重心放在SUV市場,但不容忽視的是,轎車仍然是中國大部分消費者的首選車型。據全國乘聯會數據,2021年上半年純電汽車累計銷量TOP10的車型中,除A00級車外,轎車占4款,SUV僅占2款。在此背景之下,隨著純電市場的快速擴張,包括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紛紛開啟“SUV+轎車”雙線驅動的產品矩陣擴張之路。
“得轎車者得天下。”在業內看來,SUV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固然是快速贏得市場銷量和份額的重要切口,但能否在轎車市場取得成功,是車企在設計、研發、用戶和理念上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關鍵。2022年被業內認為是新勢力轎車集中上市的元年,明年蔚來汽車將推出ET7,智己L7、威馬M7也將正式交付,此外市場上還有小鵬P7和P5兩款車型。威馬M7優勢何在?
首先是全場景智能駕駛。雖然從目前來看,各家車企為了達到自己的智能化目標,都采用了大量先進的智能硬件,“比如說算力,我們用了很好的硬件、激光雷達,到我們域控制器。當我們退回原點來看,這些東西在以后都會是基礎的,到時候我們也不會再用硬件來區別智能跟不智能。所以,我們現在更關注的是當我把硬件的程度都預留,或者拉到很高的程度之后,我們以后能提供什么樣的產品。”沈暉看來,對于消費者來說,真正的智能絕非簡單的硬件和功能堆砌,而是如何將智能硬件進行全面打通,應該思考的是怎么把所有的硬件堆起來之后,結合起來解決用戶的使用場景的困難。
“我們認為接下來智能電動車發揮的空間應該是當用戶有新的問題,我能夠解決新的問題。如果你的產品不會進化,不會改變,哪怕硬件堆得很滿,我們也不一定認為它是智能的,因為它不會成長。”而M7致力于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能移動空間。
在外觀設計上,M7采用Vitalligent 設計理念,將“Vital生命活力”和“Intelligent智慧交互”概念相融合,威馬相信“科技越是進化,就越接近生命的形態”,為實現更具生命感的智能表現,威馬M7被賦予超強感知、超強算力、超進化力三大能力。“用戶感知的不是配置,是場景!”因此,威馬M7在車內和車外智能交互領域都進行了開創式革新,比如,在車外,M7首次實現“全硬件”交互能力,它通過UWB超寬帶通信技術實現全車360°感知、定位用戶,通過可自定義的迎賓式燈語、歡迎語向用戶“問候”。在車內交互設計上,M7采用“零按鍵”交互的設計理念,首次采用i-Rota超級旋鈕,將“智能手表”引入車內,實現不同場景下不同功能的控制。
目前市面上的絕大部分車型,更多考慮的是駕駛者的交互和感受,但作為全場景智能移動空間,威馬M7為副駕駛的交互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情感載體,其首次采用了威馬自主研發的i-Surf點陣屏設計,除了可以顯示車輛信息之外,還可以展現用戶自定義的動畫、小游戲等更加趣味化的內容,配合氛圍燈、i-Rota超級旋鈕等場景變換,讓智能座艙更具情感溫度。
做智能電動車領域的豐田、大眾
依托強大的智能實力,M7不僅打通了高頻場景到低頻場景的用車場景全覆蓋,更能做到全天候、全路況包括白天/黑夜/雨雪等復雜氣候條件、十字路口/無名路等無標線區域、全齡段人群/騎行/動物/樁桶,以及交通信號標識等的智能化覆蓋。
在沈暉看來,M7無疑是2022年量產智能純電動轎車中,在應用場景和復雜天氣和路況下技術覆蓋面最廣、技術最為領先的車型。但長期以來,威馬一直強調“科技普惠”,“我們認為智能汽車將來會成為主流。品牌想要做大一定要定位在主流市場,就像智能手機一樣,其實早期的時候蘋果都是很貴的。(所謂的)智能電動車10萬元以內的很多,動力也是電池的,有一些可能聯網,但聯網和智能又是兩碼事。“沈暉談到,威馬要聚焦主流市場,讓更多人愿意使用威馬的產品,真正做到智能化讓消費者用得起,”用得爽“。因此,他透露,M7仍將聚焦在30萬元乃至以下的市場,接下來威馬還將保持每年推出一款產品的節奏,盡快完善在主流市場的布局。
隨著電動車市場不斷成熟,主流市場的新能源替代速度正在加快。來自全國乘聯會最新數據: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3.4萬輛,同比增長202.1%,零售滲透率高達21.1%。1-9月新能源車零售182.1萬輛,同比增長203.1%。
與傳統燃油車正在進入存量市場不同的是,新能源車市場目前仍然是一個藍海市場,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車在逐漸替代燃油車市場時,對于智能化等科技屬性的需求正在快速提升。JD. Power發布2021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SM(NVIS)顯示,2021年汽車智能化體驗已成為僅次于質量、性能和設計的第四大購車決定性因素,重要性高于價格、品牌和購買體驗。
而隨著主流市場的電氣化滲透,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正加速從“啞鈴型”向“紡錘型”完成結構轉變。預計到2030年,15~25萬元價格區間的電動車型將占據約60%的市場份額。“市場早期的‘紡錘型’結構,兩頭大,中間小。我們做‘中間小’的市場大家感覺好像不怎么有影響力,但其實威馬一直是堅定地走‘科技普惠’路線,技術含量很高但好用不貴。”沈暉認為,隨著主流市場消費需求增長,威馬的標簽會更加明顯,“就像小米開始造手機的時候,可能大家也不知道小米是什么意思。但現在當年的雜牌機全沒了,大家也認可小米有自己的特色。”
立志于做科技的普惠者,威馬一直以來專注于在主流市場用科技普惠更多家庭和消費者,在智能化領域,威馬汽車現有已量產的威馬EX5系列、威馬EX6系列車型中,已配備覆蓋12項功能的L2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是行業首家將L2級別高級輔助駕駛應用到15-25萬主流市場產品的車企。而威馬汽車深度聯手百度Apollo平臺推出國內首款在限定場景無人駕駛量產車型威馬W6,率先搭載AVP無人自主泊車系統,真正實現一鍵泊車入庫、駛出車庫。
據了解,今年威馬海將在全國北上廣成四大城市的5大核心商圈率先開放PAVP(高精地圖泊車)功能。此外,威馬汽車從底層到應用深度開發,已構建軟硬件深度融合的全域OTA,并通過全域OTA的升級迭代,不斷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讓車“越用越好用”,真正實現“用戶定義汽車”。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市場消費結構以及消費者購車理念的變化,威馬在市場上也將迎來更多機會。
今年以來,隨著新勢力交付量的提升,各家企業在市場上的特點也逐漸顯現。在業內看來,威馬更像是“新勢力的傳統車企”。沈暉簡言對這一稱謂非常滿意,做新勢力中的傳統車企,在在產品創新、科技感以及安全和成本中找到一個最為平衡的點,讓用戶用最好的成本和最便捷的交互達成更好的體驗。“從產品以及用戶的角度上來說,目前的電動車品牌都還處于馬拉松長跑的頭一公里。”在市場方面,威馬的目標一定是瞄準通用汽車、大眾、豐田的用戶,“我們希望把豐田、通用、大眾的燃油車用戶轉化成我們威馬的智能電動車用戶,做智能電動車領域的豐田、大眾。”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