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今天(25日)對外公布《國家公園設立規范》等5項國家標準,明確國家公園準入條件包括國家代表性、生態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三道門檻”。
在國家林草局今天下午舉行的“國家公園標準”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科技司司長郝育軍介紹,《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和《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當前我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和構建中國特色自然保護地體系的重大改革任務,要求制定國家公園設立標準,明確國家公園準入條件,同時將“制定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政策、制度和標準規范,實行全過程統一管理”作為建立統一規范高效的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任務。
郝育軍介紹,國家林草局于2019年成立了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公園設立規范》等5項國家標準貫穿了國家公園設立、規劃、勘界立標、監測和考核評價的全過程管理環節,為第一批國家公園的正式設立,構建統一規范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公園體制提供了重要支撐。
本月中旬,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據國家林草局新聞發言人黃采藝介紹,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國家公園的準入條件和認定標準。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上述5項國家標準分別為《國家公園設立規范》《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范》《國家公園監測規范》《國家公園考核評價規范》和《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規范》。
25日,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標準”專題新聞發布會現場。攝影/章軻
發布會上,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介紹,國家公園準入條件包括國家代表性、生態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三個方面。
唐小平說,“國家代表性”在國家公園遴選中極其重要,不僅強調國家公園應選擇具有中國代表意義的自然生態系統,或中國特有和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的集聚區,且具有全國乃至全球意義的自然景觀和自然文化遺產的區域,還要體現國家公園必須符合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由國家主導設立。
他說,“生態重要性”是國家公園最為核心的功能,其他任何功能都必須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展開,自然生態系統所承載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都必須完整地保存。
唐小平介紹,“管理可行性”是國家公園設立的落腳點,既要能夠體現國家事權,國家管理、國家立法、國家維護,又應該充分考慮到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條件,具備以較合理的成本實現有效管理的潛力,協調好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并提供國民素質教育機會,實現全民共享。
在回答記者有關符合設立條件的保護地是否都能成為國家公園的問題時,唐小平表示,符合準入條件的區域,還需統籌考慮國家總體布局,考慮生態保護緊迫性和地方積極性,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履行報批程序,有序推動國家公園設立。
“我國將國家公園定位為三類自然保護地中保護強度、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保護類型,實行最嚴格保護管理,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發展中心籌備組副組長孫鴻雁介紹,我國的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不是單純建立幾個國家公園實體,而是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上,由國家主導設立國家公園,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從整體上謀劃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構建形成長效保護機制。
“國家公園建設還強調生態保護和社區發展相結合。”孫鴻雁說,我國人口眾多,國家公園內或多或少分布有原住居民。我國的國家公園在保護生態的同時也注重社區發展和民生改善,在國家公園的建設與保護過程中,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分區,實行差別化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把社區居民視為共建伙伴。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