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自科技( 688737.SH)正式登陸科創板,但上市首日便遭遇破發。
中自科技股票22日開盤即破發,此后快速下探至58.88元/股,之后又震蕩上行,盤中最高沖至70.50元/股,但較發行價格(70.90元/股)仍有一定的距離,此后又震蕩回落,截至早盤收市報66.58元/股,較發行價下跌6.09%。
“挺好的事。不要覺得打新就是無風險收益的彩票,也是有風險的,看好了再買。”前資深券商保薦代表人王驥躍稱,之前打新一直賺錢,市場報價就比較樂觀,但破發出現了,報價就會謹慎,新的IPO公司也會壓一下發行價。不太可能持續破發,也不會一直高收益,市場自身會進行調節。
中自科技是按照科創板詢價新規完成詢價定價的。在王驥躍看來,詢價規則修改,所針對的并不是低價發行,而是報團行為。報團扭曲了市場,并不能真實反映詢價機構對新股的看法。定價機制上發行價還是以詢價機構主導,詢價機構的出價基本決定了最終發行價。新股出現破發很正常,無風險打新才是不正常的。
中自科技此次“登科”募集資金15.25億元,用于新型催化劑智能制造園區、汽車后處理裝置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 國六b及以上排放標準催化劑研發能力建設項目、氫能源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研發能力建設項目、 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招股說明書,中自科技是一家專注于環保催化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移動污染源(機動車、非道路機械、船舶等)尾氣處理催化劑領域的少數主要國產廠商之一,并探索其技術在氫燃料電池電催化劑等新能源領域的應用。
中自科技2018年度~2020年度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930.97萬元、8655.37萬元、2.18億元,呈現增長態勢,但是其2021年迄今業績卻呈下滑狀態。
2021年1~6月,該公司營業收入為6.25億元(經審閱),較上年同期下滑54.61%;歸母凈利潤為2871.30萬元(經審閱),較上年同期下滑81.7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325.78萬元(經審閱),較上年同期下滑86.31%。
中自科技解釋稱,業績下滑主要系下游天然氣重卡終端銷量受年初油氣價差縮減、上半年國五柴油重卡沖量銷售等短期不利因素影響所致。截至本上市公告書簽署日,公司天然氣車催化劑的銷售情況仍未見明顯改善。
該公司預計,2021年1~9月營業收入為8.6億元~9.5億元,同比下滑57.48%至53.03%;預計歸母凈利潤為4500萬元~5400萬元,同比下滑75.33%至70.40%;預計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3000萬元~3900萬元,同比下滑84.63%至80.02%。2021年度該公司面臨經營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
此外,中自科技面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低于凈利潤的風險。2018年度~2020年度,該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853.74萬元、1040.96萬元和-3.06億元,均低于凈利潤。
“公司產品銷售以賒銷為主,而貴金屬的采購則以現款為主,公司面臨較大的經營資金周轉壓力,應收賬款和存貨亦大幅增長,是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低于凈利潤的主要原因。如果主要客戶發生回款風險,或存貨發生滯銷、減值風險,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情況無法得到改善,將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中自科技稱。
中自科技還存在單一客戶重大依賴的風險。2019年度、2020年度中自科技對重汽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20%、57.15%,存在對單一客戶的重大依賴。2021年4月起,重汽新增威孚環保作為其天然氣發動機的催化劑供應商,若中自科技不能開發出更具競爭力和性價比優勢的產品,將可能對中自科技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2018年度~2020年度,中自科技對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00%、82.42%和90.04%,客戶集中度較高。“若公司未來不能持續實現對主要客戶的銷售并拓展新客戶,或主要客戶的經營策略調整、經營情況及市場競爭情況發生不利變化,將可能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中自科技稱。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