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金融的覆蓋率、可及性、可承擔性以及服務質量都有了顯著提升,但是金融是否能夠滿足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呢?在今天(21日)的金融街論壇年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表示,小微企業者、靈活就業者以及廣大農村居民受經濟環境和勞動力市場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經營周期變化與收入波動都比較大。比如說外出務工人員每個月的收入都可能相差很大,有時工作滿負荷收入較高,有時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都找不到工作。他們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是有波動的。金融機構必須善于在評估風險基礎上提供在期限、使用條件和還款安排等方面更具彈性,更有穩定預期的金融產品,滿足不同情形下的金融需求,防止客戶因金融周期發生變化和收入波動而停止生產、影響生活。
肖遠企介紹說,經過過去一些年的努力,我國普惠金融數量和資金數量都增長較快,目前我國縣域平均已有8.8家銀行,55個服務網點,過去在縣域主要是農村信用社和農業銀行,現在大型銀行、部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都在縣域設立了網點。縣域保險機構數量平均有11.5個,保險網點多達26個,另外數字金融的運用也大大豐富了縣域金融的供給。資金成本下降也比較快,目前銀行普惠信貸平均利率為5.68%,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
肖遠企還表示,當前還要關注金融需求的變化。當前老百姓對大病保險、長期護理險以及巨災險、農業險需求很大,滿足這方面的需求既有利于快速恢復生產生活減少損失,同時也有利于防止因病致貧、因災返貧,同時使需要照顧的老年人內能夠通過商業渠道得到較好的護理,這些都是普惠金融的真實的金融需求,需要金融機構去發現、去滿足這些需求。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