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不樂觀的房企融資環境,又被評級機構潑去一盆冷水。
10月18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下調多家房企的企業評級,包括綠地控股(600606.SH)、陽光城(000671.SZ)、中國奧園(03883.HK)、佳兆業(01638.HK)、祥生控股集團(02599.HK)、富力地產(02777.HK)、中梁控股(02772.HK)等。
此前,花樣年等出現償債風險的企業,大多逃不過被機構下調評級。“多米諾骨牌”效應下,行業的融資情緒也被違約事件影響,進而導致更多房企陷入發債艱難、評級下調的命運。但是,一天內超十家房企“中招”,還是頭一次出現。
從穆迪報告中看,如此密集地下調房企評級,系出于對房企未來銷售、融資前景的不樂觀,擔憂其流動性出現風險。確定的債務、不確定的發債環境,成為評級異動的“導火索”。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央行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對房地產信貸管理等問題進行回應。多家券商認為,政策“至暗時刻”已過,房價回穩的城市信貸端政策或迎來改善,銀行也將更準確地理解及執行對踩線房企的信貸措施,房企資金壓力有望緩解。
房企批量被機構“看空”
地產商的“多事之秋”還未結束。
18日,穆迪將綠地控股的企業家族評級由“Ba1”下調至“Ba2”,將綠地全球中期票據計劃的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從“(P)Ba2”下調至“(P)Ba3”,高級無抵押票據評級從“Ba2”下調至“B”。
與此同時,將綠地香港的企業家族評級從“Ba2”下調至“Ba3”,中期票據計劃的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從“(P)Ba3”下調至“(P)B1”,高級無抵押美元票據評級從“Ba3”下調至“B1”。主體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穆迪認為,綠地控股不太可能以合理的融資成本發行新的境外債券,以便在未來6-12個月為其到期債務進行再融資;同時預計,綠地控股的合同銷售將在未來6-12個月下降,原因是由于資金條件緊張,購房者信心減弱。
出于對融資及銷售的擔憂,穆迪認為,這將削弱該公司的信用指標、營運現金流、以及其流動性。綠地可能會使用內部現金償還債務,這將減少未來12-18個月可運營的資金。
不久前,綠地便因穆迪評級回應媒體稱,穆迪為第三方評級機構,相關情況以其官方發布的報告為準。當時,穆迪維持綠地控股集團的“Ba1”企業家族評級,以及綠地全球的“Ba2”高級無抵押票據評級,如今相關評級已被進一步下調。
佳兆業也遭此“待遇”。18日,穆迪將佳兆業企業家族評級由B1下調至B2,列入“負面”觀察。原因則是,佳兆業在未來12-18個月內,是否有足夠現金流償還所有到期的離岸債券存在不確定性,因此進一步下調其評級。
評級展望同在“負面”行列的還有富力。穆迪將富力地產的企業家族評級從“B2”下調至“B3”,并將富力地產(香港)有限公司的評級從“B3”下調至“Caa1”。
穆迪認為,進入境內和境外資本市場的渠道被削弱,將阻礙富力以合理成本籌集新債務、償還到期債券的能力。考慮到市場情緒疲弱和融資條件緊張,富力地產的資產處置時機也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獲得離岸資金的機會減弱。
此外,穆迪將祥生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至“負面”;確認領地控股“B2”公司家族評級,評級展望從“穩定”調為“負面”;確認三盛控股“B2”企業家族評級,評級展望由“穩定”調至“負面”;確認合生創展“B2”公司家族評級,評級展望從“穩定”調為“負面”。
陽光城也遭到“狙擊”,穆迪將其企業家族評級由B1下調至B2,主要考慮到近期債市動蕩,陽光城以合理資金發行新債券,面臨不確定性。報告稱,截至2022年年底,陽光城有大量在岸和離岸債務到期,包括11億美元的離岸債券和101億元的境內債券。
地產商苦等基本面回暖
從被下調評級的房企名單看,富力為三道紅線全踩的“紅檔”房企,綠地控股截至2021年中期踩中兩道紅線,陽光城、祥生控股、中梁控股等房企踩中一道紅線,不過合生創展、佳兆業則是三道紅線全達標的“綠檔”房企。
某種程度上看,各檔房企被機構大范圍“狙擊”,已不單是企業層面的因素,而是受房企整體融資及經營環境影響。
在海外債市,房企正在迎來難熬的冬天。公開信息顯示,自10月份以來,房企海外發債幾近停滯,僅海倫堡發出一筆綠債,鑫苑置業也要用債務置換的方式暫渡難關,公司預計將發行約2.05億美元新票據,以置換15日到期的2.08億美元票據。
除了個別試圖闖關的企業,總體而言,目前中資地產美元債境外新發幾近停滯,少見成功案例。從債券指數方面看,克而瑞表示,9月30日至10月12日,Markit iBoxx亞洲中資美元房地產債券指數累計下跌12.62%,在各債券品種中跌幅領先。
“地產美元債二級市場大幅震蕩,說明近期房企再融資和獲現能力面臨考驗,行業信用風險加速暴露。”上述研究機構稱。
值此之際,房企評級被批量下調,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房企的進一步融資。“展望的下調,通常意味著企業財務指標或經營指標有所惡化或有惡化預期,例如并表杠桿率不斷上升,融資能力有所減弱,核心市場經營環境嚴峻等。”億翰智庫認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稱,從數量和結構上看,被下調評級的房企數量略多,且很多是規模相對較大,說明信用質量惡化的情況在大房企中明顯增多。雖然政策方面存在調整空間,但從市場行情好轉到企業財務好轉,是有時滯的。
房企的償債壓力,聚焦在今年四季度和2022年。據克而瑞證券監測,10月14日至12月31日房企到期未償還規模達79.37億美元,2022年到期規模547.86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15個月,將有627.23億美元到期未償還債務。
債市風起云涌,那些躺在賬上的債務,將是房企需要啃下去的“硬骨頭”。一旦無法籌到足夠資金、兌付即期債務,排隊違約的現象將難以避免。
在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已關注到境外房企美元債市場的變化,將敦促發債企業及其股東嚴格遵守市場紀律和規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妥善處理好自身的債務問題,積極履行法定償債義務。
值得住的是,央行方面還稱,部分金融機構對30家試點房企“三線四檔”存誤解,對要求“紅檔”企業有息負債余額不得新增,誤解為銀行不得新發放開發貸款,企業銷售回款償還貸款后,本應該合理支持的新開工項目得不到貸款,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企業資金鏈緊繃。
中泰證券認為,基于上述會議,預計四季度,房價回穩的城市房貸利率及放款速度等信貸端政策或迎來改善;銀行將矯正偏緊的房地產信貸政策,更準確理解和執行對踩線房企的信貸措施,對紅檔企業也將給予相應的信貸支持,房企資金壓力有望緩解。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