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心衰領域初創醫療器械公司心擎醫療宣布完成最新一輪近5億元C輪融資,此輪融資由紅杉中國領投,鼎暉VGC(鼎暉創新與成長基金)及千驥資本跟投。
心擎醫療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該公司管線擁有豐富的急重癥體外生命支持系統平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多個現有及新增產品線的研發、臨床試驗及生產擴張投入。
高增速 強剛需
這是心擎醫療繼今年年初獲得包括北極光創投在內超億元融資之后,在不到一年時間的又一次融資。該公司歷史上機構股東還包括國仟創投、北極光創投、冪方資本、泰煜投資、華泰大健康基金、蘇高新創投等。
心衰市場增長速度快,剛性需求強,被視為繼冠脈支架和介入瓣膜之后的下一個千億規模醫療器械賽道,近年來受到頂級資本與行業龍頭密切關注。
根據研究機構ReportLinker的數據,全球心力衰竭治療器械市場預計于2025年達到140億美元。不過目前心衰領域的主要市場仍在美國,目前尚未有任何進口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因此我國心衰市場還是一片藍海,國內企業將迎來巨大機遇。
今年6月,維梧資本數千萬美元戰略重組永仁心;藍帆醫療也已戰略投資磁懸浮式人工心臟開發企業同心醫療;超小型磁懸浮人工心臟開發企業核心醫療于去年完成億元級融資。
心衰是指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和終末階段,也是21世紀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心衰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等特點,已經成為嚴重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根據心擎醫療方面援引數據,2019年全球心衰患者達2970萬,預計2030年將達到3870萬人。我國心衰流行病學調查的最新結果顯示,心衰患者約1370萬,與2000年調查比較患病人數增加了近500萬。
這些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心衰急性發作,當心衰病程進展后藥物開始無效,國內現有針對急重癥器官衰竭的治療均無法達到較好臨床療效,患者死亡率大于60%,此時只能應用機械輔助循環(人工心臟)來輔助患者的血液循環灌注與全身臟器的正常功能。
人工心臟依照部署手段可以分為體外型、介入型與體內植入型。體外型以及介入型人工心臟用于進展期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過渡治療,使患者度過急性危險期,幫助患者康復后可撤除。也可用于高風險心臟手術的循環保護,大幅提升手術成功率、病人存活率。體內植入型人工心臟用于終末期患者獲得移植供心困難的患者,長期替代其心臟功能。
本土創新 對標全球
不過以人工心臟為代表的心衰治療器械研發與制造技術極其復雜,到目前為止全球的產品依然屈指可數。
目前全球唯一成功市場化介入式人工心臟的企業僅有美國的Abiomed公司,其微創介入式人工心臟產品Impella系列于2015年首次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至今在全球范圍內已有十多萬患者接受了Impella系列產品治療。Abiomed也已經實現了千億市值。
據介紹,心擎醫療的介入人工心臟直接對標Abiomed公司的Impella ECP,適應癥為高風險冠脈介入手術中的心臟保護,介入尺寸更小、流量更大,并具有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去年9月,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團隊與心擎醫療共同研發的微創介入式人工心臟正式啟動,歷時一年已經完成了多次動物實驗,有望填補國內人工心臟的空白。
“目前絕大多數的人工心臟都是過渡性的,還沒有一種技術能夠使得人工心臟在人體內提供永久性的動力。”葛均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心擎醫療研究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臨床實踐中,心衰循環支持領域不存在單一產品滿足病人所有需求。而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循環流量、支持時間的不同,臨床中會針對每個患者的綜合病情、臨床需求來選擇不同類型的人工心臟來進行治療,包括介入型、體外型、植入型人工心臟等在內的綜合解決方案。此外,當患者合并其他臟器衰竭時候,還需要同時應用其他體外生命支持設備,如體外膜肺(ECMO)、人工腎等。
看好急重癥體外生命支持設備領域,本月早些時候,微創醫療宣布收購德國ECMO生產商Hemovent,也有望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全套ECMO生產的企業。
“現在很多醫療器械企業都在建立大平臺和多管線的模式,并期望從中國患者的實際臨床需求出發,開發適合中國患者的醫療器械產品,這也有助于推動我國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一位醫療器械領域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