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林格殷格翰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齊飛(Felix Gutsche)在2021年首屆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上表示,生物制藥合同制造(CMO)產業在推動上海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上海正朝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邁進,著重發展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重點產業中的重要支柱之一。”高齊飛說道。
高齊飛表示,CMO將生物醫藥產業鏈原有的制造瓶頸轉型為一個“服務平臺”,使得醫藥研究企業將能專注于研究創新藥物,而藥品制造企業將可以專注于產品開發、升級、商業化生產和質量控制,從而幫助研究型公司實現產品商業化以及價值最大化。
“中國的CMO業務發展還處于早期飛速擴展的階段。在美國和歐洲等成熟市場,制藥企業生產外包比例已占整個生產過程的20%。 ”高齊飛表示。
他認為,放眼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長遠發展,產業分工日益精細化將成為趨勢;提升生產品質,管控成本,合理配置投資將成為關鍵課題。未來CMO將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CMO產業的健康發展可以幫助大型跨國制藥公司在本地生產創新藥物,這將極大地幫助中國患者第一時間用上全球創新藥物,提升藥物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高齊飛表示。
他說道,縱觀全球,并不是每一家致力于研發的生物醫藥企業都需要建立自己的生產體系,企業需要更高效地利用資源。一些跨國制藥巨頭即使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仍將重要的產品交付給CMO進行生產。這是它們確保高質量、多渠道供貨和降低生產成本的成功之道。
2013年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張江設立生物制藥生產基地,這也是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個世界級生物制藥生產基地。2014年,中國開始啟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改革。2019年底,由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中國)通過CMO模式生產制造的一款創新腫瘤抗體藥物成功獲批上市,成為了國內首個上市許可持有人采用合同生產模式獲得上市批準的創新生物藥。此舉對促進上海乃至中國的生物醫藥產業化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以勃林格殷格翰為代表的跨國生物制藥企業已采取措施擴大自身產能,或者基于現有產能重新布局企業資源,以適應未來的藥物開發模式。”高齊飛說道。
他還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也促使制藥企業重新審視自身的供應策略和風險管理。即便擁有穩定內部生產設施的企業,也紛紛重新評估自身在供應鏈中的風險狀況和漏洞,尋求CMO領域的合作。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