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嚴厲的房地產調控對整個產業鏈影響很大,A股中有的家電、家裝行業的白馬股股價甚至有接近“腰斬”的經歷。
就在這種行業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屬于“海爾系”的青島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有屋智能”)卻逆勢開啟了創業板上市之路,在這個“護城河”并不深的行業里面,有屋智能如何能夠實現理想的成長?
該公司前五大客戶有三家都來自房地產行業,某知名涉險大型房企是有屋智能第二大客戶,2020年收入占比超過8%;海爾集團作為主要持股股東,也是有屋智能的第三大客戶。知名投行中金公司(601995.SH)和中泰證券(600918.SH)編制的招股書,并未披露該公司具體的市場份額數據。
而在9月22日發布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當中,有屋智能終于披露公司市場占有率只有0.54%。在一個如此分散的市場,該公司毛利率在過去三年連年下滑。
依賴房地產,毛利率下滑
作為房地產的后周期行業,在地產嚴格調控的大背景下,房地產成交低迷對有屋智能未來收入或許產生較大壓力。
“公司所在的定制家居行業屬于新興細分行業,定制家居產品消費場景除新建商品住宅的裝修外,還包括存量住宅的二次裝修,但因定制家居行業的發展與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國家對于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會對家居行業造成影響,可能最終對公司市場的拓展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在招股書中,有屋智能披露。
該公司前身為青島海爾廚房設施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進入定制家居行業的企業之一,公司專注于定制化整體家居產品的個性化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安裝服務及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在上述產品中的應用,經過多年打造,產品涵蓋了整體櫥柜及配套產品、定制家具及配套產品、內門墻板以及配套智能化定制家居產品。
2018年到2020年,有屋智能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06%、32.64%及26.55%,受報告期內一系列資產整合及疫情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降低。
“結合房地產市場發展及發行人大宗業務占比變化情況,補充披露未來發行人毛利率是否會持續下降,發行人的應對措施,是否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監管部門對有屋智能提出了如此的要求。
對此,有屋智能回應稱:“居民在購買家具等消費品時更加注重個性化、體驗度等多方面的需求,這有助于發揮定制家具行業個性化生產及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優勢,促進對傳統家具行業的替代,并帶動定制家具行業的快速發展。”
披露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到2020年大宗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4.30%、43.31%及52.13%。大宗業務模式下產品毛利率相對較低,報告期內受一系列大宗業務資產整合影響,公司大宗業務發展較快,同時由于疫情影響下公司零售端業績有所下滑,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有所下降。
對此,有定制家居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開發商工程業務的開拓要比較謹慎,本來收款賬期也是接近一年,毛利率也會比零售端要低兩個百分點左右,未來可能因為有部分開發商經營不理想,定制家居企業會面臨應收賬款減值的風險。
有屋智能前五大客戶當中,有三家為知名上市地產企業,其中第二大客戶是某涉險大型房企,2020年占有屋智能的營業收入比例超過8%;而公司當年第三大客戶則是海爾集團,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72%,股權結構方面,有屋智能的第一大股東有屋家居持股27.38%,有屋家居由海爾卡奧斯持股41.61%。而海爾集團持股海爾卡奧斯51.2%。
“美的系”的做法,更多是在美的集團(000333.SZ)自身上市公司體內孵化相關企業。而“海爾系”采取的是不一樣的做法,無論是此前科創板上市的海爾生物(688139.SH),還是這一次擬在創業板上市的有屋智能,都是海爾集團間接持股作為主要股東。
某些投行往往在所編制的招股書中并不披露擬上市企業的市場份額,但這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行,監管部門對信息披露要求越來越高,招股文件中,對擬上市公司行業地位的描述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有屋智能就在監管部門要求下補充了相關數據。
中金公司和中泰證券編寫的招股書里面,并沒有披露有屋智能的市場份額。然而在對問詢函的回復當中,監管部門的要求下,有屋智能根據行業規模估算了市場份額,只有0.54%。
“披露公司相較于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劣勢,公司的市場占有率、近三年的變化情況及未來變化趨勢,結合市場規模、競爭狀況等,說明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未來發展的主要瓶頸與應對計劃。”問詢函當中,監管部門向有屋智能提出了如此的要求。
有屋智能回應稱,報告期內,公司業務結構較為合理,大宗業務、直營業務銷售占比領先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相較其他同行業可比公司,公司大宗業務模式占比較高。“隨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以及三胎政策推行等有利條件的實現,將帶來大量新增住房需求,帶動定制家具市場持續發展。現階段,公司銷售規模處于增長期,目前產能規模整體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若不能解決產能不足問題,將不能滿足消費者對定制產品日益旺盛的市場需求。”
另外,有屋智能在對問詢函的回復當中也詳細披露了市場份額數據:根據智研咨詢整理統計,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中國家具制造業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081.7億元、7346.0億元以及6875.4億元,照此測算,報告期內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0.33%、0.45%、0.54%。因家具制造行業包含細分行業較多,因此與定制家具制造行業相比公司所實現收入占比較低。
對此,上述定制家居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上述數據的計算來看,龍頭的份額只有略多于2%,但如果只是計算定制家居的數據,而不是整個家具制造行業,那么定制家居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應該接近8%,當然不同的口徑計算會有不同的份額數字。但總的來說該細分領域的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這也是該公司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龍頭企業的優勢在于采購的成本可以做到更低一些。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有屋智能營業收入分別為23.10億元、32.94億元和37.07億元,占市場同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3%、7.69%、8.07%,呈逐年上升趨勢。截至 2020年12月31日,有屋智能營業收入規模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位列第5位,前4位分別是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和志邦家居。
有屋智能的“護城河”究竟有多深讓人擔憂。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當中,有屋智能也承認所屬行業競爭激烈,行業進入門檻并不高:“因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毛利率水平相對較高,部分與整體櫥柜行業具有關聯性的地板、瓷磚等家居建材類企業也逐步加入定制家居及智能家居行業,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公司可能面臨因上述因素導致的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風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