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似乎正形成一種怪現象,一邊是快遞的業務量大增,一邊卻是快遞單票的持續下跌。近日,多家快遞公司公布了5月生產經營簡報。數據顯示,在快遞業務量增長的背景下,“通達系”快遞單票收入繼續下降,逼近2元,快遞價格戰延續,行業競爭已經到白熱化。而國家郵政局統計顯示,5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2.2億件,同比增長24.93%,實現收入864.2億元,同比增長11.96%。
業務量上漲 單票收入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4家快遞公司5月的快遞單票收入均同比下滑。其中圓通、申通、韻達三家公司的單票收入都僅為2元剛出頭。
先說順豐控股,5月實現速運物流業務營業收入135.34億元,同比增長18.16%;業務量8.68億票,同比增長36.48%;單票收入15.59元,同比下滑13.44%。
圓通速遞5月實現快遞產品收入29.94億元,同比增長23.99%;業務完成量14.69億票,同比增長27.11%;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04元,同比下降2.45%。
申通快遞5月實現快遞服務業務收入19.19億元,同比增長6.39%;完成業務量9.28億票,同比增長8.89%。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07元,同比下降2.36%。
至于韻達股份,5月實現快遞服務業務收入32.49億元,同比增長22.79%;完成業務量16.12億票,同比增長24.10%;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02元,同比下滑0.98%。
拼搶經濟件 順豐單票收入降幅最大
對于快遞巨頭順豐來說,隨著市場份額被擠占,也不得不發力經濟件等電商及下沉市場,降低價格攬件。但是,這也導致順豐單票收入在5月份降幅最大。根據公司公告,5月份順豐控股單票收入在5月份為15.59元/票,同比下降13.44%,降幅遠超“通達系”。
今年“618”年中電商促銷,無論是順豐快遞還是順豐同城,都積極參與。順豐同城還為商家和平臺提供了API服務接口,采取分布式倉儲、前置倉配置、全程冷鏈等方式,提出“平均1小時達”。但是,順豐拼搶電商件的同時,也把利潤拱手交了出去。今年一季度,出乎意料地順豐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9.89億元,同比下降209.01%,而去年同期盈利9.07億元。
爭奪版圖進行中 價格戰還將持續
如今的中國快遞行業,形成了群雄爭霸的格局,包括背靠阿里巴巴的菜鳥“通達系”、京東嫡系京東物流、順豐系、國家隊郵政EMS、快速崛起的極兔、還有擁兵一方的百世快遞等等。這幾家巨頭,誰也不缺錢,每一家都在積極爭奪版圖,而采用價格手段是最能立竿見影。
行業的繁榮是毋庸置疑的。在不久前的“618”期間,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618”活動期間(6月1日-20日),全行業攬收快件超65.9億件,同比增長24.24%,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84.16%。最高日處理量超過4億件,同比增長11.66%,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67%,比日常處理量高出25.86%。
不過,相關研報稱,供給端過剩依舊是主要矛盾,行業競爭格局短期內難以結束。多位業內人士對于這樣的狀況都指出,行業價格戰仍將持續。近年來,行業發展迅速,包裹量明顯增加,電商業百億補貼繼續,但快遞單票收入卻因為快遞公司之間的激烈競爭,一降再降。從行業看,量增價跌是一個大趨勢,由于監管介入加深,在價格管控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龍頭企業搶量意愿仍十分強烈,價格戰仍將保持較為激烈態勢,行業盈利壓力較大。
有分析認為,快遞這樣持久價格戰已經不可能靠單純的貼錢虧本來做,一定要找到節省支出的點,盡可能消減成本,在充分競爭的行業,最終是勝者為王,白熱化競爭很容易加快行業洗牌,誰能撐得越久才能活的更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