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南方周末聯合新零售智庫發布了《2021年商場綠色消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高達98.7%的受訪者表示在商場消費時,至少參與過一項綠色消費實踐。在商場提供的綠色服務中,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選擇領取電子小票和發票、申請和使用線上會員卡,另有超四成受訪者參與過商場的化妝品空瓶回收活動。尤其,在以“美妝護膚”為重要品類的商場,消費者對于“化妝品空瓶回收”這一實踐的參與率更高。
但另一方面,“綠色商場”這一概念的認知度不到三成。“綠色商場”就像一個默默提供綠色消費服務的幕后工作者,“只受其服務,不知其名”。
酒香也怕巷子深,“綠色商場”亟待打響自己的知名度。在推行綠色消費的品牌中,商場品牌銀泰百貨、產品制造商品牌星巴克、復合型品牌宜家等在消費者的認知中位列前茅。作為較早打造綠色商場品牌的銀泰百貨,通過空瓶回收、無紙化小票、會員卡券數字化、螞蟻森林綠色能量兌換等綠色消費活動,也在消費者心中贏得了較高的認知度。
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成為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七成消費者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媒體平臺獲取綠色消費的相關資訊。更容易觸及社交媒體資源、更快捷獲取綠色資訊的群體,對“綠色商場”的認知也相對更高,52%的00后和50%的一線城市居民知道“綠色商場”。
但通過調研發現,仍有約四成聽過“綠色商場”的消費者對綠色商場存在理解誤區,誤認為綠色指“綠化”。
對此,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和綠色商場要加強消費宣傳推介和信息引導。認真做好消費宣傳引導工作,納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科普活動周、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新聞媒體、網絡媒體開展公益宣傳,營造綠色消費良好社會氛圍。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楊召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