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婁花
液化天然氣(簡稱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認是地球上最干凈的化石能源,全球已經打響液化天然氣爭奪戰。
受倒春寒和國際地緣沖突的影響,春節過后LNG市場價格止跌反彈,且漲幅巨大,中間有所回落,近日受冷空氣影響又開始上漲,從2月1日的每噸四五千元已經達到了七八千元,對比往年更是處于高位水平,金聯創數據顯示,3月18日LNG液廠實際出廠均價為7804元/噸,接收站槽批實際出站均價為8857元/噸,全國LNG出廠(站)均價為8331元/噸,同比去年分別增長120.83%、171.10%和144.96%。
LNG價格大幅上漲,對于上游生產端、以及采購端擁有LNG國外長協的企業,可以增厚收益;對于下游分銷應用等環節,壓力較大。
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下,未來較長時期內,國內天然氣需求將持續增長。因此,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大力布局與積極發展LNG業務。
青島憑借港口優勢,積極布局相關項目,在LNG供應鏈中的地位正在不斷增強。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青島董家口,近日,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山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三期碼頭工程D2沉箱順利完成安裝,三期項目整體完工后,青島華北LNG接轉樞紐地位將更加凸顯。
與該項目協同,剛全面開工的國內涉海距離最長的城市燃氣管線將為青島率先實現“雙碳”戰略目標提供十足底氣,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提供強勁能源引擎。
LNG價格大幅波動
2021年我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這主要歸因于中國經濟發展穩健,天然氣強勁的需求,加上長距離運輸的增加有效提振了液化天然氣的噸海里運輸需求。
春節過后中國LNG市場價格止跌反彈,且漲幅巨大,從2月初每噸的價格四五千元,已經達到了七八千元,期間曾出現震蕩回落,近期由于氣溫降低和國際局勢影響,再度上調。
3月18日,原料氣競拍,市場觀望情緒濃,西北、華北等液廠LNG價格上調,幅度在100-350元之間。
據金聯創數據顯示,3月18日LNG液廠實際出廠均價為7804元/噸,接收站槽批實際出站均價為8857元/噸,全國LNG出廠(站)均價為8331元/噸,同比去年分別增長120.83%、171.10%和144.96%。
對于LNG價格大幅波動的原因,隆眾資訊分析師孫陽表示,2月中下旬氣溫明顯低于去年同期,上中下游為穩定完成天然氣保供任務,下游各地城市燃氣公司逢低采購LNG補充管道氣供應,進而導致2月中下旬LNG供不應求,LNG價格連續走高。
此外,近期地緣沖突,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液化天然氣價格。
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高永錄對風口財經記者表示,氣溫的升降會對價格有影響,可是成本因素仍是影響LNG市場價格的關鍵因素,3月下旬接收站LNG槽批價格價格或仍高位震蕩,液廠價格將繼續呈現周期性漲跌,仍在高位徘徊。
業內人士表示,地緣沖突如果加劇,LNG價格此后可能還會出現快速爬升。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2021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7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7%。其中,中國自產天然氣資源達2053億立方米,占消費量的55%;進口天然氣1673億立方,占消費量45%。
我國天然氣進口主要有4條途徑:中亞、中緬、中俄、海上進口LNG。其中,中亞、中緬、中俄為管道天然氣供應,占全年天然氣進口量的34%。海上進口LNG主要來自于澳大利亞、美國、卡塔爾等國家,占全年天然氣進口量的66%。
產業鏈各環節影響不一
天然氣產業鏈主要分上游勘探生產、中游運輸以及下游分銷等環節。
上游勘探生產方面,相關資源集中于中石油(601857.SH)、中石化(600028.SH)和中海油。此外,還包括LNG海外進口部分,目前我國LNG接收站也集中于中海油等國有綜合油氣公司,此外深圳燃氣(601139.SH)、廣匯能源(600256.SH)、新奧集團等企業也擁有一定規模的LNG接收站。
中游運輸環節包括通過長輸管網、省級運輸管道、LNG運輸船和運輸車等。我國的天然氣中游此前呈現壟斷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居于主導地位,未來由國家管網公司統一管理,市場將逐步放開。
燃氣公司從事下游分銷業務,服務于居民、工商業等用戶。
LNG價格大幅上漲,對于上游生產、采購環節利好較大。廣匯能源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根據長協價從國外采購LNG,LNG價格大幅上漲,特別是國外漲幅更大,公司可以直接在國外轉售,利潤會增厚很多。國內市場方面,公司作為一級貿易商,產品價格可以在一定程度內浮動,受國家管控的終端價格影響不大。“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盈利情況明顯好轉。”
九豐能源(605090.SH)表示,重組標的森泰能源具備年產60萬噸LNG的液化生產能力,本輪國內LNG價格快速上漲,將對森泰能源經營業績帶來積極影響。
下游運輸環節受LNG價格影響不大。皖天然氣證券部工作人員則表示,公司主要從事天然氣管道運輸業務,運輸費由國家定價,費率相對固定,并采用順價的模式,LNG價格大幅上漲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
孫陽表示,下游銷售環節和終端市場成本壓力較高。我國LNG主要下游為車用用氣、城市燃氣調峰、工業點供需求,高價影響下游需求。
不過,居民用氣和工商業用氣由政府定價,價格穩定。
“增產上儲”保證LNG供應
在LNG需求增加,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國內各地為了確保液化天然氣供應,紛紛“增產上儲”。
九豐能源表示,2021年10月26日,公司全資子公司九豐集團與國家管網集團粵東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接收站中長期TUA協議(LNG接收站使用協議),2022年開始,公司在國家管網公司相關LNG接收站窗口期內,將實現自有LNG資源異地上岸,并按照“資源+市場”模式,積極拓展華南以外區域市場。
而中國石化去年全年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2681億立方米,超額完成七年行動計劃年度目標任務。2021年中海油油氣供應量創歷史新高,全年國內天然氣生產同比增長27億方。2022年中海油預計將有13個新項目投產,資本支出將在900億-1000億元。
廣州發展(600098.SH)表示,為打通海外長期穩定氣源渠道、保障天然氣長期穩定供應,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廣州發展天然氣貿易有限公司與中化新加坡國際石油有限公司簽署液化天然氣購銷協議,年采購量為40萬噸。
業內人士表示,在我國加大對油氣能源保供的系列舉措下,包括LNG在內國內能源價格整體維持平穩。但目前國際局勢復雜多變,能源供應端仍存在不確定因素仍存。“截至目前,海外天然氣市場急劇變化對國內影響有限,居民用氣價格保持基本穩定。”該人士表示。
九豐能源方面預計,從國內天然氣需求來看,在“雙碳”背景下,天然氣將成為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最佳伙伴”和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的“穩定器”,是雙碳目標下唯一保持需求增長的化石能源;從供給角度看,我國天然氣自產氣缺口不斷增大,對外依存度持續提升,預計未來供需長期將呈緊平衡狀態。因此,長期來看,國內天然氣價格預計將維持中高位運行。
最近,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項目正在加緊施工。"綠能港"一期工程共建造10座大型液化天然氣儲罐,包括4座22萬方儲罐和6座世界單罐容量最大的27萬方儲罐,建成后將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目前, 一期儲罐施工進度已完成92.84%。
無獨有偶,為進一步保障全市的燃氣供給安全,徐州市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基地被列入今年的城建重點工程,目前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可投入使用,目前正在對原有的5000立方米液態儲罐進行改造。
青島成為華北LNG接轉樞紐
青島憑借港口優勢,積極布局相關項目,在LNG供應鏈中的地位正在不斷增強。
近日,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山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三期碼頭工程D2沉箱順利完成安裝。
D2沉箱長24.08米,寬14.54米,高23.6米,重達3563噸,沉箱預制時間30天,通過“起重11”進行安裝。本碼頭采用重力墩式結構,根據碼頭各部位不同的使用要求及地質條件,采用不同直徑及高度的沉箱基礎,共需安裝五種型號的沉箱26個,其中圓形沉箱21個,矩形沉箱5個。
山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三期工程,是目前國內計劃建造的容積最大的LNG項目。沉箱出運、安裝對加快建成青島LNG接收站、凸顯華北地區LNG資源轉接的樞紐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LNG接收站是中國石化首個LNG項目,同時也是山東省目前唯一的進口LNG接收終端。早在2002年8月,中國石化就與山東省政府簽訂了LNG項目等戰略合作協議,開始籌劃LNG項目前期工作。
2010年7月,青島LNG項目獲得國家核準,2014年11月投產運行。山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一期工程年接轉能力300萬噸,相當于40億立方米天然氣,可供2,200萬戶家庭用氣,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80萬噸。二期工程于2018年11月開工建設,主要包括2臺16萬立方米LNG儲罐及配套設施。
2020年 3月5日,山東LNG項目三期工程正式獲得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批復。三期工程將在一期、二期的基礎上,對碼頭泊位和接收站進行擴建,新增一座靠泊26.6萬m3LNG船舶的專用泊位,一座27萬m3 LNG儲罐及配套附屬設施,這也是目前國內計劃建造的容積最大的LNG儲罐。
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三期工程建成投產后,青島LNG接收站氣化外輸能力可至5600萬方/天,年接卸周轉能力提升至1100萬噸(最大物理能力為1400萬噸/年),更將聯通青寧管道,真正實現華北和長三角區域天然氣管網的互聯互通,極大提高天然氣資源靈活調配和市場保供能力。
“雙碳”目標下,作為全國首個“綠色城市”試點, 3月15日,在位于膠州市膠西街道的施工現場,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項目的第一道焊口正式打火開焊。火花四濺中,全自動焊接機器精準地進行著焊接任務,這標志著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該項目納入了2022年市辦實事及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項目全長72公里,其中海底段達到12公里,設計總輸氣能力為每年36億立方米,是青島市重要的能源基礎配套工程,是目前國內涉海距離最長的城市燃氣管線,將于今年10月底主線通氣投產。
項目建成投用后,將與“十四五”期間實施的董家口LNG碼頭項目、全域“煤改氣”項目、大型燃氣發電項目協同一體,構建起“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體系,將為青島率先實現“雙碳”戰略目標提供十足底氣,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提供強勁能源引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