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交口,郁郁蔥蔥,田間地頭,幾乎每一處都是關于綠的佳作,在微風的吹拂下,蘊藏著勃勃生機,令人心曠神怡。
來到交口縣康城鎮中村富頓生態肉牛養殖基地。剛進村口,工人們正在搶抓工期修建村中田間道路,沿著村路行駛,一眼望去,塔吊機、挖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正在施工,機械的轟鳴聲回蕩在山溝之間,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位于中村的交口縣富頓生態智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該公司5000頭肉牛項目概算總投資2.4億元,規劃建筑面積63000平方米,是交口縣肉牛全產業鏈向高端集聚化、標準化、綠色化發展的智慧畜牧龍頭產業。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萬噸安化池、4座牛棚建設,首批試養肉牛已經入駐基地,生長狀態良好。
(資料圖片)
“選在中村養殖肉牛,主要是因為村內森林繁茂、生態良好、氣候適宜,地理條件優越,飼草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生態綠色養殖。”交口縣富頓生態智牧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旭一邊招呼著記者,一邊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
走進肉牛養殖基地的圈舍內,一頭頭顏色光亮、膘肥體壯的肉牛正悠閑地曬著午后陽光,有的探出腦袋嚼食著草料,還有的見到有人前來,下意識地向后退了幾步,憨厚可掬地看著大伙。
“現在基地里有1076頭牛,全部都是澳大利亞西門塔爾品種,等項目建成后,達到5000頭養殖規模的時候,基地就能通過農戶代養等模式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年人均收入預計4萬元左右。”說起養牛帶動農戶的好處,李旭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公司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輻射帶動周邊土地流轉、草料種植、物料運輸、農戶自養、屠宰加工等上下游行業的發展,預計帶動周邊1000余農戶發展草料種植,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帶動本村50戶農戶發展肉牛養殖,戶均增收2.5萬元以上,實現周邊農戶穩定增收。
除此之外,該項目將配套流轉1000畝土地,種植玉米和高蛋白飼草。“農戶可以把種的玉米賣點后,我們把玉米秸稈進行回收利用,這樣農戶不僅不用焚燒玉米秸稈,還能賣錢。我們再利用回收的玉米秸稈通過飼料攪拌制備機加工,科學搭配營養配方等,生產出最適合牛生長的飼料,這可是三全其美的好事情啊!”該公司另一位負責人郭德峰娓娓道來。
正在拿著鏟鍬喂養肉牛的飼料工作人員劉有祿在牛圈舍中間忙碌著。老劉是附近村的村民,也是基地里第一批喂養肉牛的工人。“今年一過年,就來到了基地開始喂牛,早上5點多喂一次,下午5點后再喂一次。”老劉嘴角洋溢著笑容,“我家那口子也在基地上班,給工人們做飯,俺們兩口子一個月下來能掙6000元左右哩,等基地全部建成后,我也想養幾頭牛試試。”
肉牛養殖在智慧平臺上養?怎么養?
“我們的肉牛養殖項目,不是傳統的養殖廠模式,養殖方式采用半放養、TMR精準飼喂系統舍飼和‘認養農業--認養一頭牛’相結合的模式,通過耳標標識識別肉牛個體從出生—養殖—銷售—終端的整個過程,形成肉牛線上與線下交易相結合、質量安全可追溯的產業鏈閉環,致力于打造智慧畜牧和肉牛養殖品牌。”郭德峰向記者答疑解惑,簡單來講,就是智慧平臺建成后,客戶通過手機認養一頭牛,觀看實時監控,能夠看到自己的牛在干什么,吃什么,等到肉牛能夠出欄時,客戶還可以選擇在線上交易,也可以屠宰包裝。
同時,該公司還積極引進山東、河南等地畜牧獸醫技術專家、專業養殖技術人員和飼料專業企業等團隊,并與中國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山西農業大學等院校專家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協作關系,以專業化的技術推動養殖生產高產高效。
39歲的胥峰偉是陜西人,西北農業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今年3月份來到中村富頓生態肉牛養殖基地擔任獸醫。“我們基地的肉牛抵達后,全部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隔離,待隔離、打針完成后才能入住圈舍,確保每一頭肉牛健康成長。”胥峰偉說。
“我們公司將始終秉持‘高產、優質、安全、綠色’的現代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種養一體化’的循環發展模式,探索建設特色現代化的智能農業養殖基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富裕多贏目標,為有效帶動區域農業產業綠色多元發展,全力助推交口鄉村振興趟出新路,作出示范。”李旭說。(記者 王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